夏侯玄的記憶也是極好,略微回憶了一下方才劉曄所說的‘隆中對’,心中也漸漸有了答案。
夏侯玄拱手說道:“方才侍中劉公所說,諸葛亮曾言,荊州益州的劉表劉璋不能自守,應該將其吞併。孫權據有江東已經三世,可以為援不可圖之。”
“劉備因此先後吞併劉琦、劉璋,佔有荊益之地。孫權也因此緩緩吞併交州。”
曹睿又問:“孫權劉備之間的戰和又是什麼情況?”
夏侯玄想了幾瞬之後答道:“江東孫權派魯肅出使荊州,劉備派諸葛亮出使柴桑,兩人認定孫劉兩家之間彼此不可吞併。”
“所以後續如何?”曹睿繼續問道。
夏侯玄接話道:“孫權劉備因此結為盟友。”
曹睿微微頷首:“所以,當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北攻襄樊之時,孫權認定關羽勢窮、荊州可以吞併,因此攻南郡襲關羽之背。”
“而劉備一黨,顯然認為關羽被孫權偷襲實乃意外,舉益州之力東向伐吳,欲要重奪荊州、再度實現跨有荊益的版圖。但是被陸伯言在夷陵擊敗,戰敗而歸、最後身死。”
曹睿看向夏侯玄:“那麼現在,蜀無力吞吳、吳無力吞蜀,二者之間又應如何?”
夏侯玄乾淨利落的說道:“吳蜀應當再度聯合!”
“這就對了。”曹睿擺了擺手,示意夏侯玄坐下。
曹睿站立停住,揹著手看向堂內的五百太學生:“所謂吳蜀割據,只不過是劉備一黨整合了蜀地之後,再也無力擴張;孫權一黨整合了江東和荊州之後,同樣也無力擴張罷了。”
“劉卿,卿年長一些。朕問你,劉備、諸葛亮、魯肅、周瑜都是哪裡人?”曹睿指了指劉曄。
劉曄拱手答道:“劉備是幽州涿郡人,諸葛亮是徐州琅琊人,魯肅和周瑜都是長自揚州江淮之地。”
“魯肅、周瑜,與劉卿也算是同鄉啊!”曹睿笑著說道:“漢末大亂之後,北方的人才紛紛進入南方,這才有了南方可以與北方抗衡的人才基礎。”
“但是,現在周瑜、魯肅早就死了,劉備也已經埋在土裡了。沒有了這種北方之人帶領,南方之人又將如何呢?當然是保守了。”
“劉卿,諸葛亮的隆中對裡面,最後是如何說的?”
劉曄答道:“諸葛亮說,要讓劉備自己率益州之眾北進雍涼、令一上將從荊州北進宛洛。”
曹睿點頭:“劉備自己已經病死,‘上將’關羽也戰敗身死。劉備關羽死後,其他人還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呢?”
曹睿環視臺下,前幾排的甲階學生中,有不少都已經搖起了頭。
“當然是不能!”曹睿斬釘截鐵的說道。
“魯肅榻上策有一言說的極好,那就是‘北方誠多務也’。從建安五年到建安二十四年,留給孫權劉備這種人在南方的時間,也只有二十年。”
“北方由於戰亂天災人禍,其勢稍稍弱於南方,這是迄今為止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二十年過去了,劉備孫權二者未能合二為一,就再也沒有機會了。讓朕來看,天命實在不在他們一邊!”
“辛卿!”曹睿看向辛毗:“卿在先帝南下親征吳國之時,是如何勸諫的?”
辛毗深吸一口氣,似乎是被皇帝提到了某些不願憶起的往事,想了幾瞬之後說道:“臣當時對先帝諫言,稱天下剛剛平定,土地空曠人口稀少,兵力也並未比武帝時增加,實在不是動兵的好時機。”
“應當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十餘年之後再度南征。現在的成年之人,屆時仍然可戰;現在的孩童,屆時已經長成。到時用兵,則將會無往不勝了。”
曹睿點了點頭:“諸位聽到沒有?辛侍中所說之話,真乃金玉良言也!”
“秦川和大江阻隔,從地理上分為南北。中國之地勢弱時,前後二十年間,東吳、西蜀都未能合二為一。”
“若大魏休養生息,憑藉河北、中原、青徐、雍涼之力,征討東吳和西蜀,還不是如辛侍中所說‘無往而不利嗎’?”
“朕也才二十餘歲,在場的諸位太學學子,也不過是十餘歲二十餘歲的年紀。”曹睿笑著指向下方的太學生們:“將來國家平定,朕看你們都可以為國家立功!”
看著太學生們興奮起來的神情,曹睿深吸一口氣,緩緩撥出。
“什麼叫天下大勢?”
“天命在魏!這才是天下大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