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皇帝偏偏不喜歡這種士人作風呢?
以司馬懿的政治嗅覺,已經敏銳的從剛才皇帝的話中,覺察出了皇帝細微的一絲傾向。
今日這個‘無澗神’的淫祀案,有兩個值得討論的地方:
其一,衛將軍曹洪違反先帝詔書,私自上書太皇太后,妄圖包庇罪犯使其免罪;
其二,太皇太后令黃門直接去尋官府,欲要直接令官府放人;
其三,河南尹司馬芝不見黃門,未報朝廷私殺罪犯。
司馬懿注意到剛才曹真出言維護曹洪的時候,皇帝曾說曹洪之事等會兒再論,先論司馬芝。
皇帝尚來對武將優容,曹洪是宗親、兩月前又在皖城立功,說不得是將其要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
而剛剛讓自己與董昭不可避嫌的時候,皇帝的原話說的是‘不許避嫌,今日朕也不避嫌!’
如此思考,不過短短兩瞬之間。
司馬懿拱手說道:“司馬子華未見黃門,其行是對非錯。將兩名淫祀嫌犯在獄中處死,以太守之權責便宜行事,其實也無可厚非。”
“司馬子華不對之處,是沒能及時將太皇太后令黃門去官府一事及時稟報,這才以致陛下因此事而費神。”
曹睿看了一眼司馬懿:“朕明白司空的意思了。”
“董公,卿來說!”曹睿往董昭的方向指了指。
董昭語氣乾脆的答道:“臣以為司馬芝無過。”
曹睿輕輕點了點頭:“原因呢?”
董昭緩緩說道:“抓捕從事淫祀的嫌疑之人,乃是河南尹的本職所在。雖然將二人在獄中處死,但畢竟只是兩個嫌犯罷了,無需過於關注。”
“不僅無過,而且司馬芝敢於不見黃門,此行應該被表彰才是。”
司馬芝所謂的‘罪’,其實只在可有可不有之間。
如董昭一般,直接表明認為司馬芝無罪、嫌犯殺了也就殺了,這樣的說法反而光明磊落。
就如同曹真出言維護曹洪一般,難道皇帝會怪罪曹真嗎?若曹真絲毫不維護曹洪,曹睿反倒會認為曹真薄情了。
在皇帝面前,還因為這些小事搞什麼大義滅親?又不是什麼謀逆的嚴肅問題,親親相護才是正理。
董昭並未往什麼太皇太后去扯,而司馬懿則是將話題扯到了宮內。
一相比較,兩人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董公認為司馬芝無罪是吧?”曹睿將目光從董昭身上挪向衛臻:“衛師傅怎麼說?”
衛臻說道:“臣認為法度就是法度,司馬芝未稟報而下令獄中處死嫌犯,已然處置失當。”
曹睿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司馬子華,卿是何時任河南尹的?在此之前曾任何職?”
司馬芝恭敬答道:“臣是黃初二年調任河南尹的,在此之前臣曾任廷尉正,也曾任陽平太守。”
“廷尉正……”曹睿看向司馬芝:“卿在廷尉處待了多久?”
“回陛下,”司馬芝恭敬說道:“臣在廷尉高公的手下任官一年。”
“幸好卿當河南尹當的早,不然早被鮑勳一案扯到詔獄之中了。”曹睿緩緩說道:“若是廷尉遇到此事,會如何處理?”
司馬芝當河南尹之前,確實曾在廷尉高柔的手下任職。
而剛剛皇帝說出鮑勳一案,更是讓司馬芝驚恐莫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