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末以來,無數想有所作為的太守或者刺史,都在和隱匿人口一事鬥爭不休。
建安年間,不知多少州郡之中,為此事殺的人頭滾滾。
什麼叫世家大族?什麼叫豪強?田地、莊客、佃戶,這才是豪強的根本所在。
自武帝晉位魏王之後,大魏已經許多年沒有清查過人口了。
原因或許有很多。外敵當前、不欲讓國家動盪也好,收攏人心、安撫各地士族也罷,總之清查人口一事,已經在大魏停滯好多年了。
黃初年間的先帝曹丕,對這種事情更是提都沒提過。
如今黃權又將此事提出來了,莫非是皇帝示意……?
當然是皇帝示意的了。
曹睿的聲音從殿上傳來:“黃卿說的好啊!”
“減少賦稅、與民休息,這才是積蓄國力的正道。”曹睿說道:“朕在南巡之時,與出身豫州、揚州的兵士、與各地服徭役的民夫,也都親自去一一問過。”
“用官牛的屯田戶,官六民四的賦稅,到了歲末幾乎都沒有餘糧了。”
“官五民五還能好些,但所得的糧食連換取全家所穿的衣物都不太夠。”
“朕要問問諸卿,諸卿家中可有五銖錢嗎?”曹睿緩緩說道:“朕在民間瞭解到的是,州郡百姓以及屯田民戶之中,五銖錢幾乎已經不流通了!”
“為什麼民間沒有錢幣流通?還不是過於貧困了!賦稅過多、所得太少,還需要什麼錢幣呢?以物換物就足夠了。”
曹睿搖了搖頭:“不是有大臣說朕略像漢文帝嗎?漢文帝之時積穀滿倉、穿銅錢的繩子都腐爛了,民間也如大魏百姓一般貧苦嗎?”
“前任的豫州刺史賈逵,被朕派到皖口帶兵去了。豫州刺史一職,現也已經空缺了下來。”
“黃卿。”曹睿看向站在殿中的黃權。
皇帝說話之時,眾臣盡皆沉默。黃權孤零零的站在殿中,彷彿一株在風雨中矗立的樹木一般。雖然挺立,但也難掩忐忑之心。
如今得了皇帝召喚,一顆懸著的心終於可以安穩片刻了。
“臣在。”黃權躬身行禮。
曹睿點頭:“朕命你為豫州刺史。即日起,朕要以豫州一州之地作為試點,減少屯田賦稅。”
“朕給你三年之期吧。百姓收成更多、國力才能增加,國家與百姓之間,從來不是什麼竭澤而漁的道理。若是做的好了,再向其餘各州推廣開來。”
“黃卿能做好嗎?”曹睿並沒有像問蔣濟一般去問黃權,而是直接下了命令。
黃權語氣堅定的說道:“陛下若託付給臣一州之任,三年之內,臣定然會為大魏、為陛下做好此事。”
“請陛下觀臣之效,若未能做好、臣甘願領罪。”
曹睿滿意的點了點頭:“豫州乃國家重地,政策推行起來若遇到問題,自然可用來找朕求助。”
黃權拜謝:“臣領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