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瞪了鄧賢一眼:“我已經定了。”
鄧賢聲音也有些顫抖的說道:“舅舅要投那諸葛亮了?”
“投什麼諸葛亮!你傻了不成?”孟達嘴角帶笑的說道:“諸葛亮此人口惠而實不至,還想憑一封書信就將我策反,做夢!”
鄧賢疑惑道:“那諸葛丞相在書信中是如何寫的?”
孟達冷哼一聲:“諸葛亮在書信中勸我,說與我友善的先帝已經駕崩,大臣中如桓階、夏侯尚也都先後死去,說我在魏國定會受到排擠。”
“還說什麼他在蜀中‘依依東望’,盼我來歸。”孟達看向自己外甥:“叔平,你說他憑一封書信就想勸我叛魏,他是怎麼想的!”
鄧賢只是著急而沉不住氣,對魏對蜀都素來沒有什麼傾向的。聽聞孟達之言,一時間也笑了出來:“諸葛亮怕是不知道舅舅上個月剛被加官進爵了吧!”
“他定是不知。”孟達笑著說道:“安西將軍、鎮寧鄉侯。他也只不過是武鄉侯罷了,還能給我個縣侯不成!”
鄧賢說道:“舅舅說的極對。陛下對舅舅也是真好,加了官進了爵,還特意賞了舅舅一套鼓吹。”
“當年劉封之事,陛下都還替舅舅記著呢。”
孟達滿意的點了點頭:“叔平知道嗎?所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說的就是我與先帝和陛下一般了吧!”
鄧賢笑道:“說到底,還是舅舅之才名震魏蜀兩國。要不然陛下怎麼會如此重用舅舅呢?”
“是啊,才學氣度都不能缺。”孟達頗為肯定的說道:“陛下對我如此之好,我也定然不能辜負陛下了。”
“鄧賢。”孟達看向旁邊的外甥。
“末將在。”鄧賢清楚,當舅舅喊自己名字的時候,就是有公務或者正事要辦了。
“將諸葛亮的書信送到……”孟達這話說了一半,又開始糾結起來了。
“送到哪去?”鄧賢不解的問道。
孟達又開始在院中踱步了。
鄧賢只覺莫名其妙,站在原地看自己舅舅又繞了兩圈之後,方才下了狠心跺腳說道:“將諸葛亮的書信遣人送到洛陽去!等等,我還要親筆給陛下寫信說明此事。”
鄧賢問道:“舅舅為何不送到襄陽去?”
孟達白了鄧賢一眼:“沒規矩!談公務的時候要稱太守!”
鄧賢低頭,心中暗暗吐槽了幾瞬之後,方才拱手說道:“稟太守,按制度要送到新野去吧?”
孟達說道:“你與陳群、與裴潛熟悉嗎?若這兩人害我怎麼辦?當然是要直接送到洛陽去。”
“正好,聽聞陛下這次親征東吳大勝而歸,我還要親自寫個賀表進獻給陛下呢。”
鄧賢沒有說話,靜靜的等著孟達說完。
孟達見鄧賢沒有接話,隨即又問道:“府裡還有什麼能送的?我要整理一些貢物,隨信使一道送給陛下。”
鄧賢想了想道:“府裡的東西陛下也能看得上眼?無非就是些玉器、絲織、蜀錦、香料罷了。”
孟達說道:“陛下富有四海,又豈能看得上我送的東西?多少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
“你現在先去收拾一下禮物,挑好的、挑貴的,這時候就不要吝惜了。挑選後好好包裹,再拿來給我看。”
“遵命。”鄧賢得了吩咐之後,便行禮告退。
鄧賢走後,孟達回到堂中又翻看起了諸葛亮的書信。
看了半天,孟達又拿來一卷竹簡,將諸葛亮給自己的信一字不落的抄寫了一遍。找個箱子藏好之後,方才將諸葛亮的親筆信包裹了起來。
想著想著還自己點了點頭,低聲自語道:“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此番我又立功,若有機會,當去洛陽親自朝拜陛下才是。”
“至於諸葛亮的使者……先讓他回成都去吧,搪塞一番就是。”
且不論孟達在上庸城中謀劃著自己的前程。
皇帝在陳留停留了數日後,接著又前往了大魏重地許昌城。
在許昌待了數日後,離開許昌向東北前行。從汜水關和旋門關返回了洛陽。
等到曹睿返回洛陽之時,時間正好是三月初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