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看向衛臻說道:“公振,此事尚書檯該怎麼說?”
衛臻的言語也緩和了許多:“既然司空已回尚書檯,還請司空示下為好。”簡單搪塞幾句也就算了,衛臻並不打算此時就與司馬懿鬧得不愉快。
畢竟衛臻也只是知道皇帝的態度而已,並不知道皇帝想如何去拿掉司馬懿身上的錄尚書事。
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司馬懿這才感覺氣順了一些:“既然如此,公振就回自己的值房去吧,我自會與大將軍商量此事。”
衛臻拱了拱手:“在下告辭。”
尚書檯,‘輔政閣’內。
曹真也是幾個月沒來這裡了。如今這裡只有自己和司馬懿兩人在,曹真也不用再端著大將軍的架子。
尋了個椅子坐下倚住,熟練的將雙腿架在了桌面之上。
司馬懿也見怪不怪,直接問道:“此事應該是有慣例的,此前故大司馬曹仁的喪事,不也是你操持的嗎?徐晃是徵南將軍,按禮節去辦就好了。”
曹真微微搖頭:“若是這樣就好辦了。只是先前我在壽春之時,陛下言談之間總是感嘆名臣宿將紛紛凋零,而且對徐晃也頗為感念。”
“這不是陛下登基以來,第一次出這種事情嘛!我還是過來找你說說。”
司馬懿想了想說道:“陛下是想褒揚一下了?”
曹真回應道:“說不準。不過陛下現在身在陳留,陳群的信就送到我這來了。”
“你我在洛陽拿出個方案來,再遣人到陳留報給陛下,這樣陛下也省的方便。”
司馬懿點頭說道:“也是。有哪些要議定的?”
曹真說道:“首先是徐晃的諡號、有無追贈、葬儀、爵位繼承這些事。”
“除此以外,就是徐晃在荊州所領的邊軍,由哪位將領來接著統帥了。”
司馬懿眼睛一轉。看來曹真此次來尚書檯尋自己,重點就在第二件事情上。
自陛下即位以來,大的人事變動只有寥寥幾例:
陳群由錄尚書事改去襄陽鎮守荊州,還變成了驃騎將軍。陳矯從尚書令變成侍中,以及賈逵從豫州刺史改為鎮守皖城的主將。
除了這三例之外,陛下所做的事情幾乎都是給人升官了。當然自己從撫軍大將軍升為司空,算是太和一朝裡升官最大的了。
曹真這是想自己任命人事了?要不然來找自己,還能是為了討論諡號?
司馬懿揚眉看向曹真:“那就先論諡號?”
“正該如此。”曹真點了點頭:“諡法你比我懂,你來說說吧。”
司馬懿捋著鬍鬚:“徐晃仕官魏室近三十載,攻呂布、戰官渡、平河北、定西涼,徐晃一直征戰不休。不如就用一‘壯’字吧,勝敵克亂曰壯。”
“徐晃是國家名將,用‘壯侯’來諡的話,想必也是一個不錯的諡號。”司馬懿看向曹真:“大將軍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