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看著湯思退,湯思退看著皇上。趙構明明知道湯思退不是當大元帥的理想人選,可掃了一下,滿朝文武,難以挑出一個帥才來。
“假如岳飛活著就好了!”趙構在心中長長地嘆了口氣。可是,世界沒有賣後悔藥的,岳飛屈死風波亭已經有20年了。
“皇上——”湯思退嗚嗚地哭了起來。
“你哭什麼?”趙構有點不奈煩地說。
“我本來應該為陛下分憂的,可是,都怨我爹呀!”
大家都愣了,不知湯思退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湯思退抹了一下眼淚接著說:“我爹不該給我起名叫湯思退呀!這麼多年來,我的心思都在議和上,成天琢磨著退一步,海闊天空。假如給我起名叫湯思進,我就會把心思用在怎麼用兵打仗上……”
大家明明知道湯思退強詞奪理,可這歪理說得也有一定道理。趙構一想,若是讓湯思退當抗金大元帥,就這名字就不吉利。
“湯思退乃一文官,不適和帶兵打仗。”
皇上發話了。湯思退提到嗓子的心,如一塊石頭落了地。
“韓世忠呢?”趙構一邊尋找,一邊問。
黃天蕩一戰,韓世忠名聲大噪,趙構還是特別欣賞他的……
韓世忠見岳飛父子被處死,大好的抗金形勢白白喪失,自己又無能為力,便毅然辭去樞密使的官職,終日借酒消愁。 晚年喜好釋、老,自號清涼居士。
紹興十二年(1142年,改封潭國公。八月,韋太后(顯仁皇后在“紹興和議”簽訂後,從金國抵達臨安,韓世忠隨趙構在臨平鎮朝謁韋太后。韋太后在金國時,早已聽聞韓世忠的威名,特地將他招至簾前,問道:“這是韓相公嗎?”慰問良久。次年,韓世忠進封鹹安郡王。
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領鎮南、武安、寧國三鎮節度使。 趙構多次召韓世忠及其家人進宮飲宴,"眷禮深篤",屢賜其名馬、寶劍等。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秋,韓世忠病重,上表辭官。八月四日(9月15日 ,被策拜為太師。同日,韓世忠病故於臨安,享年六十三歲。 追贈太師、通義郡王。
太子趙昚走到皇上面前,小聲說道:“韓世忠十年前就去世了!”
趙構恍然大悟,長嘆一聲說:“我大宋真的沒人可用了嗎?!”
“父皇,我舉薦一人,可以掛帥抗金。”
“是誰?快說!”
趙昚小聲地說了三個字。趙構想了想,點了點頭。
請看下回——494扈曌掛帥抗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