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大王莊飲宴半日,基本都是劉姓三人在閒聊,話題從軍事、政治、最後慢慢變成了家長裡短。
蔡瑁聽得無趣,便借出恭的機會,來河邊用石塊擊水消遣。
夕陽西下,上游駛來一艘快船。
蔡瑁快步迎上去檢視,發現是文聘斥候回來報信,他言劉備部曲紋絲未動,關羽、張飛皆守在湖陽。
沒了潛在威脅,蔡瑁緊繃的神經,在此時也有所鬆弛。
蔡瑁單手抄起石塊,側身彎腰往水面一擲,那石塊如衝出水面的海豚,持續在水面濺起浪花,有五朵水花在一瞬連成一條線。
人生第一個五連擊,蔡瑁的心情突然大好,男人的快樂就這麼簡單。
回到蒯越身旁落座,就聽見劉備在劉表面前訴苦,感嘆前半生蹉跎了光陰,到了不惑之年還沒有子嗣。
劉表寬慰曰:“玄德不必著急,你現在正值壯年體健,建功立業、生兒育女皆適時,況且荊襄是個養人的好地方,我料賢侄必定出生在荊州。”
“承兄長吉言。”劉備欣慰點頭,順著劉表的話追問:“不知兄長有兒女幾何?”
劉表捋須答曰:“共有三男一女。”
劉備嘆道:“真多子多福也,荊襄果然是好地方”
“哈哈,不怕玄德笑話,除了長子劉琦生於外地,其餘兒女皆在荊州出生,為兄當時已過五旬之數。”劉表言罷伸出一掌,臉上帶著些許自豪。
“佩服,佩服”
劉備連忙抱拳恭維,他好不容易把話題引到子女身上,便抓住機會繼續問:“如此說來.大公子,與其餘弟、妹年齡差得很遠?”
劉表頷首肯定:“琦兒已經二十有七,現在都已經娶妻生子,他的兒子就比其二弟就大一歲。”
“二十有七,想來也是個少年俊傑。”
劉曄給劉備準備了兩個計謀,其一便是把衣帶詔送給劉表,其二便是打大公子劉琦的主意,
劉備可用豫州牧的身份,舉薦劉琦孝廉或者茂才,此舉可以算是一種交換,更是劉備最厲害的殺手鐧。
相信劉表無法拒絕,就算虛以委蛇、投桃報李,也會給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劉表正要謙虛回應之時,劉曄果斷開口為劉備助攻:“二十七歲,也就是熹平三年生人?真這麼巧嗎?”
“子揚何意?”劉表一臉好奇。
劉曄回答:“我也是熹平三年生人,與大公子同年。”
“呵呵,還真是巧。”劉表尷尬一笑,原本想誇誇兒子,現在也說不出口:“你們同是二十七歲,子揚已經名滿江淮,而犬子則算了,比不了”
“府君此言讓我汗顏,若非許子將給了個評語,您哪能聽見劉曄之名?”
劉曄謙虛客套後,皺眉看著劉表詢問:“聽聞襄陽有不少名士,府君怎不讓大公子多去拜訪?”
“犬兒才疏學淺,怎能去叨擾名士,算了不說這些,咱們繼續喝酒。”
劉表想到此處心情鬱悶,他到任荊州聽說龐德公之名,數次派人去徵辟都被拒絕,最後親自登門也沒成功,因為禮賢下士都不得,便沒興致為劉琦再找一次。
劉曄故意戳劉表痛點,採用了先抑後揚的計謀,為劉備後面的舉薦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