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眾人放下酒杯之時,很明顯聽到一聲嘆息,劉表循聲望去發現是劉曄。
“子揚年紀輕輕,何故長鬚短嘆?”
劉曄指著屋外感慨道:“府君適才說秋去冬來,天氣愈發的冷了,這像不像我漢室天下?此刻被寒冷籠罩著,就連天子都瑟瑟發抖,豈不令人悲傷?”
劉表點頭附和:“奸臣作亂,災荒連連,民不聊生,國賊又太強.”
劉曄順著劉表的話反問:“府君可知奸臣為何能作亂?”
“一言難盡”
劉表先是輕輕搖頭,跟著懷揣期待向劉曄發問:“子揚或有高見?”
劉曄嘆道:“皆因皇權旁落,諸侯各自為己、相互征伐,故被曹操抓住機會各個擊破,然後逐漸坐大,發展到今日局面.”
“的確如此.”劉表捋須肯定。
劉曄馬不停蹄,又問了個發人深思的問題:“府君又是否知道,諸侯為何各自為己?”
“呃”
這個問題劉表還真知道,下到黔首庶民、上至公王皇帝,幾乎每個人為利益而活,但又不能拿在臺面上講,所以只能搖頭表示不知道。
劉曄一拍大腿站起來,隨後轉動身子將屋內掃視一圈,最後才給出結論:“天下諸侯就像這屋中之人,他們大多數都不姓劉,所以誰在乎天子是否蒙難?誰在乎漢室是否受制奸人之手?”
此言一出,堂內頓時安靜入夜。
好一會,劉表才撫掌肯定:“子揚不愧佐世之才,剛才所言振聾發聵,令人佩服,佩服啊!”
蔡瑁聽後不以為然,心說劉曄說得冠冕堂皇,姓劉的也沒見多在乎,姐夫你啥時候心疼天子了?還是不是靠我們坐穩荊州牧?
侃侃而談誰不會?但凡人活在世,誰能做到為公不為己?
心中不認同,嘴上就想反駁。
於是在劉表剛剛誇完,蔡瑁便起身向抱拳劉曄發難。
“先生被許劭評為佐世之才,你既是漢室宗親,也知漢室癥結所在,必有應對亂局之法?”
“將軍腿腳不便,還是坐下休息。”
劉曄揮手示意蔡瑁就坐,跟著就捋著鬍鬚故作高深道:“關於蔡將軍這個問題,我可以用一個家鄉朋友的話來回答。”
“願聽賜教。”
蔡瑁抬手向上,再次抱拳請教。
他剛被劉曄以自己的藉口揶揄,心裡頓時就像吃了蒼蠅般難受,自己怎麼就腿腳不便了?我倒要看看你這廝有無真才實學。
劉曄先對著蔡瑁拱手回禮,然後又看向劉表與劉備,朗聲說道:“我那個朋友曾言‘劉家的江山,要劉家人自己救’。”
蔡瑁暗忖:你那個朋友,就是自己吧?沒必要故作高深。
劉表深受感染,再次撫掌讚歎:“你那個朋友說得對,若我們劉家人都不救漢室,還能指望誰來救?可悲,可嘆.”
劉曄聲音忽起高亢:“我們三人都姓劉,湊巧都是皇族宗親,我與使君來荊州投您,就是為了襄助府君,共抗曹賊、救漢室於危難。”
“嗯?”劉表不可思議地看向劉備、劉曄。
劉備趁勢起身,抱拳鏗鏘應和:“兄長勿疑,天下劉姓諸侯,唯你可肩負此重任,也唯有你可敵曹操,拯救漢室靠你了,我二人願傾力相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