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特混艦隊的旗艦“浦”號上。
天黑之後,最後一架艦載機返回,並且穩穩的降落到飛行甲板上之後,白止戰才悄悄的鬆了口氣。
只是2波攻擊,就殲滅紐蘭特混艦隊,擊沉了2艘艦隊航母,沒讓白止戰感到意外。
真正讓白止戰意外的是,紐蘭艦隊竟然會毫無防備!
不說派遣戰鬥機在空中巡邏,連護航戰艦上的雷達都沒開啟。
紐蘭艦隊的指揮官或許覺得,這裡是自家後院,完全沒必要擔心遭到襲擊。
當然,大意輕敵的代價就是全軍覆沒。
只是,勝利來得如此的順利,反到讓白止戰產生了擔憂。
在擬定計劃的時候,周湧濤提出,只要有機會,就順道偷襲望夕運河,堵死紐蘭海軍向東望洋增兵的咽喉要道。
當然,難度也不大。
按照周湧濤擬定的計劃,只要在夜間逼近望夕運河,趕在天亮後發起一波攻擊,然後就轉向撤退。
最多隻需出動幾十架俯衝轟炸機,就能炸掉那幾座船閘。
如果打算擴大戰果,只需要多出動一些轟炸機,使用在中轉島上用到的子母彈,給紐蘭軍隊製造麻煩。
當時,白止戰並沒否決周湧濤的提議。
關鍵就是,誘惑太大了。
只要讓望夕運河癱瘓幾個月,帝國海軍不但能夠拿下中轉島,甚至有望一舉攻佔或者癱瘓珍寶港。
不過,白止戰並沒有低估偷襲望夕運河的風險。
要說的話,其實就是能否達成戰役突然性。
如果艦隊在逼近望夕運河之前被發現,哪怕在夜間,等到天亮的時候,都肯定會遭到紐蘭航空兵全力打擊。
只是2艘艦隊航母根本就頂不住。
問題就在這裡。
在與紐蘭特混艦隊交戰之後,還能達成戰役的突然性嗎?
正是如此,制訂計劃的時候,白止戰就準備了兩套方案,針對是否首先遭遇紐蘭特混艦隊的兩種情況。
只有在沒遭遇紐蘭特混艦隊,也沒有暴露行蹤的情況下,才偷襲望夕運河。
其實,這也跟情報有關。
在8月14日,準確說在15日凌晨前,白止戰並不能肯定紐蘭特混艦隊一定會從望夕運河進入東望洋。
關鍵就是,那支特混艦隊完全有可能在夕落洋南下。
此外,甚至有可能轉向去梵炎洋,先跟那邊的破交艦隊匯合,然後一起去伏擊充當誘餌的“橫江”號。如果把握住機會,保不準還能在穆阿海,或者孟加拉灣幹掉劉向真指揮的第十一特混艦隊。
沒錯,趕往梵炎洋的就是“橫江”號。
按照白止戰的安排,衛軍指揮的第二十二特混艦隊在炎海南部就轉向返回,由已經提前到達的“橫江”號頂替,欺騙埋伏在獅泉城東邊的紐蘭潛艇,讓紐蘭海軍相信第二十二特混艦隊被派往梵炎洋。
在此之後,第二十二特混艦隊將首先返回炎海北部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