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當下便道:“雲太師謬讚,在下之才只有這麼多而已。”說著他束起右手,用大拇指掐著小拇指尖以示他的才氣只有一點點,順便還能鄙視一波雲翳,接著又道:“且不說民間隱士,單單在座的諸位大人個個都要比我強上許多,我只是墊底的而已,因此這什麼大季第一才子我是萬萬不敢應的。”
聽了他的話,只要是跟陳思燁沒什麼不愉快的,都平白對他生出了不少好感,但武國幾人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他的話分明就是在說大季隨便來一人都能壓他們武國一頭,這誰能忍?
雲翳本來還有些笑意的臉頓時冷了下來,但轉而又生出一絲笑意對著季帝道:“季帝陛下,助興已畢,那便開始正式比試吧?”
季帝心情正好,聞言興致勃勃道:“甚好,雲太師想要如何比試?”
雲翳早有打算,便道:“先是文鬥,便以君子四藝相鬥,琴,棋,書,畫,共計四局,各派一人比鬥。季帝陛下以為如何?”
季帝點頭道:“好極,便依雲太師所說,君子四藝,最為公平。”
雲翳又道:“不過剛剛見識過那副畫之後,外臣以為這‘畫’已不需再比,我們甘願認輸。”
一旁的公孫徹聽了這話似乎還有些想法,一臉的不甘心。
聽雲翳說認輸,陳思燁心中有些欣喜,看來升官有望,季帝可是說過這畫要是能讓他們服氣就給他升官。
平白得了一勝,季帝很是高興,說道:“既然如此,那朕也不會佔你們便宜,這出題之權,便交由雲太師好了。”
雲翳微微一笑道:“謝季帝陛下。還請季帝陛下定下出鬥人選。”
之前這雲翳就說過,是年輕人比試,而且他們武國的除了雲翳這糟老頭其他五人都是年輕人,所以季帝也是不會派出上年紀的大臣來。
季帝掃視全場,
開口道:“誰願自請出鬥?”
然而並沒有人回應,眾臣面面相覷,上了年紀的看年輕的,年輕的又看比自己官職高的,誰都不願當這出頭鳥,這種活計出力不討好,贏了還好說,萬一輸了那可真是羊肉沒吃到還惹得一身騷。
場中靜了十幾秒,都沒人答話,季帝不由心中有些惱怒,臉色微沉,只覺被武國人看了笑話。
雲翳也確實有些看笑話的意思,嘴角微翹看著場中。
“陛下,臣請鬥‘書’。”眼看群臣都跟鱉似的,讓季帝下不來臺,陳思燁也不得不出頭了。
場中年輕人也不在少數,卻一個個沒有血性,都明哲保身,這叫陳思燁對大季的官場微微失望,如此也難怪被武國壓著打。
見陳思燁挺身而出,季帝龍顏大悅,“好!還有誰願出鬥?”
或許是受陳思燁所激,又有兩人道:“臣請鬥‘琴’!”“臣請鬥‘棋’!”
陳思燁一瞧,這兩人還都認識,請鬥棋的是金泓泰,而請鬥琴的則是桃園詩會有過一面之緣的太傅之孫何尚。
見三局都有人請了,場中其他年輕些的也紛紛起身請鬥,“臣請鬥!”“臣也請鬥!”之類的話不絕於耳,不過陳思燁感覺這些人都只是湊熱鬧罷了,真要請鬥剛剛怎麼不起身?
不過這樣也多少為季帝挽回了些顏面,最終便定下由何尚,金泓泰,陳思燁分別鬥琴棋書,而武國一方,則定下由公孫徹和另外兩人來對戰三人。
書畫本不分家,聽到陳思燁要鬥書,公孫徹便自請和他鬥一鬥,之前陳思燁的一番話實在是讓他氣的不輕。
而另外兩個武國人,分別是一個叫呂辰逸的和一個叫秦志的,那呂辰逸雖名字挺帥氣,不過外表看起來倒是普普通通,個子也不高,他和何尚鬥琴。那個秦志則瘦瘦高高,有些傲然之色,和金泓泰斗棋。
人選都已定好,又有內侍佈置好的場地,擺上了兩張一模一樣的古琴,這文斗的第一局,琴鬥,便要開始了。
其實陳思燁感覺如果讓蘇瀾竹來和他鬥,十拿九穩,不過也只能想想罷了。
何尚和呂辰逸分別坐於兩張琴前,就等雲翳出題了。
只聽雲翳道:“此題為‘陽春白雪’。既為鬥琴,便要合奏,你二人共奏此曲,孰高孰下,一聽便知。”
“陽春白雪”,在諸多琴曲當中,既是經典,又是基礎,所有習琴之人必要學習此曲。
聽到是要彈奏“陽春白雪”,何尚心中鬆了口氣,就怕雲翳出些生僻的曲子當題目,這首‘陽春白雪’他彈過無數遍,可謂是信心十足。
隨著雲翳一聲號令,兩人便一同開始奏起“陽春白雪”,如同高山流水般的琴音頓時響起,眾人都是不由閉目細細聆聽。
兩人此曲都是嫻熟至極,絲毫不見一絲艱澀,好似萬壑松風一般,叫人悠然而往,沉在琴音當中。
不過就在這時,一絲不協調的感覺忽而生出,琴聲中夾雜著些許雜音,讓眾人都是有些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