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烹飪中,雕花一直屬於很雞肋的技能。
主要是不管雕的花型好不好看,到不到位,都不會影響菜品的質量和味道,有時候甚至還會給人一種故弄玄虛的感覺,對菜品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可以說,除了高階飯店和一些美食比賽上面,平時生活中,很少有見到菜品雕花的現象。
不過今天徐拙要做的這道一品豆腐,卻需要用到這一技能。
而且還很重要。
一定程度上來說,花型甚至是評價一品豆腐這道菜品的關鍵所在。
那些美食家點評這道菜的時候,很少會談論味道口感,大多都是從賣相上下手。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這道菜的口感和味道,基本上已經定死了,不管誰做,除非是換花樣搞創新,不然味道口感幾乎都一個樣。
而且這種高品級的菜品,味道和口感自己不是最重要的了。
怎麼讓這道菜顯得更加尊貴,更加雅緻,才是食客們關注的重點。
而這些說到底,就是賣相而已。
賣相好,才會顯得雅緻,才會顯得尊貴,才會讓人眼前一亮。
所以這些年來,無數人都在一品豆腐的雕花和裝飾上下功夫。
有人把一品豆腐的圓形表面上做成宮扇畫,有人做成水墨畫,還有人做成書法或者刺繡。
反正就是怎麼吸引人怎麼來,怎麼奪眼球怎麼做。
這些年來,菜品的味道沒怎麼有變化,但是菜品的賣相,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倒不是大家跑偏了或者把注意力放錯了地方,實在是這道菜的口感和味道,已經到了無所提升的地步。
充其量也就是因為食材的不同,而導致口感略有不同罷了。
至於味道,基本上都一個套路,食鹽加白胡椒粉的搭配,讓這道菜品好吃之餘,也略微有一絲絲的辣味,這樣吃起來會更過癮,也更開胃一些。
徐拙把洗淨的美人豎直切開,颳去裡面的辣椒籽,然後把辣椒切成細細的長絲。
美人椒的顏色非常紅豔,但是味道卻不怎麼辣,反而有一絲絲的甜味。
這個特點加上美人椒的個頭比較長,所以一般給菜品做搭配的時候,都會用美人椒,而不是個頭小卻非常辣的朝天椒。
今天徐拙打算用美人椒切成的細絲來做一朵有點抽象的牡丹花。
用廖廖幾根紅辣椒絲,把牡丹花的造型勾勒出來,這樣既顯得文雅,也不落俗套。
同時白皙的內酯豆腐和紅色的辣椒絲搭配,視覺上也給人一種衝擊感。
總體來說,這時候很不錯的創意。
要擱以前,徐拙絕對不敢這麼玩的,但現在他有A級的技能在手,還精通擺盤,這種操作簡直手到擒來,跟喝涼水一樣簡單。
切完了美人椒之後,徐拙又切了一點非常細的胡蘿蔔絲,用來做牡丹花的花蕊部分。
最後,徐拙又削了一點黃瓜皮,然後切成細絲。
這是用來做牡丹花的葉子的。
一切準備妥當後,徐拙用鹽水把這些食材浸泡一下,然後就用鑷子開始往豆腐上放。
之所以先用鹽水燙一下,主要是這樣可以讓三種食材變軟,可以隨意擺出想要的造型。
這類線條畫相對來說還是挺難的,因為在創作的的時候不僅要考慮線條,還得考慮留白的部分,比較考驗畫工和對美的理解。
徐拙有技能在手,做這個倒是毫無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