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信折起來,放進袖中。
這件事算是了結了,不用她再多事。
郭大全還在信中提到巧兒的親事,說嚴紀鵬已經對郭家透了口風,要等嚴暮陽高中後就向郭家提親,問清啞這邊是如何打算的。
巧兒的親事清啞有些猶豫。
並非她不中意嚴暮陽,而是嚴暮陽的母親梅氏一直瞧不上巧兒,這是一。再有,之前玄武王妃和靖安大長公主都向她透露了想要求娶的意思,玄武王府是為張繼,靖國公府是為林熙,這兩個少年清啞都見過,印象都還不錯。
既然有另外的選擇,清啞當然不想巧兒被梅氏嫌棄。
但要說起門當戶對,還是嚴家和郭家更適合些,那兩家門楣都太高了;且嚴暮陽和巧兒自小熟識,比別人更親近一層。
清啞很是躊躇,比自己嫁女兒還要費心。
話說回來,巧兒就跟她女兒一樣,自然慎之又慎。
嚴氏此次進京,受哥哥委託要將巧兒定下來,正要跟她細說商議,就有管事媳婦來回事,只得按下這個念頭,另找時間再說。
橫豎清啞是她兒媳,什麼時候說都行。
清啞也沒空多想,趙管事媳婦帶人送了各式糕點進來,全是京城有名的老字號出產的名點,讓太太、奶奶和哥兒姑娘們品嚐,覺得哪種好,將數量確定了,她好去下單訂做,年底送來。
清一色瓷白的小碟,只有茶碗口那麼大,每樣糕點都被切成小指頭大的塊兒,裝在碟內;又有許多銀質的小勺,用來品嚐糕點。
嚴氏忙吩咐叫孩子們,都來嚐嚐。
一面對清啞道:“咱們自己家也做,外頭的也要買一些。咱們是江南來的,孩子們沒吃過京城的糕點,買了吃個新鮮。過年麼,各樣都準備些,越豐盛才越喜慶。早些定了人家好預備,不然到時候說聲要,給了銀子人家臨時也做不出來。”
清啞微笑道:“母親說的是。”
有了孩子,一切當以孩子為重。
適哥兒等人都出來了,聽說叫嚐點心,適哥兒忙對弟妹們道:“快來嚐嚐。”一面牽了無悔,親自喂妹妹吃。
孩子們嘗著糕點,嘰嘰喳喳像鳥兒一樣發表意見。
嚴氏又和清啞說起其他的年貨,也都開列了單子,叫買辦去買來,有些卻是等江南那邊送來,算起行程也快要到了。
她道:“像各種布匹綢緞、海產河產、江南的乾鮮果品乾菜幹筍和茶葉那些,本來就是從江南那邊運來的。或者咱們自己作坊織造,或者莊子上出產,或者在當地市場採買,都比在京城採買方便優惠。
“我都一一列明瞭,吩咐他們隨後就送上京來。
“一是咱們自己過年要用;二是為了送年禮。
“京城這邊的親朋故交,往年年禮都不曾落下,然今年咱們一家子都在這邊過年,適哥兒又封了爵,往來應酬怕是要多出好些,年禮也自然要比從前不同。這些都是馬虎不得的。”
人情往來是一門大學問,絕對要花心思的。
清啞認真聽著,仔細看那厚厚一摞單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