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吟月心一冷,道:“我不清楚你說什麼。”——難道他想挑明他對郭清啞的愛戀,連一點面子都不肯給她了嗎?
他明明就是個無情的人!
韓希夷道:“你若不清楚,當年又怎會算計我那麼準呢。”
謝吟月心一跳,就聽他嘆道:“我是個多情的人,我自己也討厭這點。第一時間……當年韓謝兩家定親,我該在第一時間果斷退親的,可是多情的我沒有,因為顧忌你的臉面,卻傷害了她。一初說我一定會後悔的,我當時不相信……”
那時候,他們已經來到了前院。
謝吟月感覺自己的心就像屋簷下掛的冰稜。
她憤怒,有一萬條反駁的話想要衝口而出,卻一句都說不出來,忽然就體會到他的雲淡風輕,醒悟他們之間的婚姻不過是場交易,她竟然奢望他能對她全心愛護,真是日子過糊塗了!
這時,謝天護引著馬車過來,見面笑道:“刺客已經抓住了,聽說是鎮南侯府的人乾的。世子石寒天越獄了,跑去刺殺皇帝。”
韓希夷吃驚道:“後來呢?”
謝天護道:“姐夫再想不到:皇上被適哥兒給救了。”
韓希夷道:“這……怎麼可能!”
謝天護道:“我也這麼說呢。可是禁軍說得有板有眼,說看見皇上牽著適哥兒,方家這回封賞少不了。”
謝吟月聽不清他們後來又說了些什麼,只剩下一個念頭:天不妒紅顏,老天爺一直在青睞郭清啞。
※
順昌六年的十月二十日,原本是個平常的日子,即便郭織女在這天舉辦了紡織服裝會展,引得各方關注,但也算不得朝廷大事,頂多被史學家在史書上提一筆。但是,這天募捐賑災款高達五千萬,史學家們便不得不關注並記載了;再加上順昌帝這天被罪臣鎮南侯世子刺殺,更是大事件,在史書上被詳細記載了長長一個篇章。
這一章裡,郭織女和她的兒子方無適都青史留名。
雖然史學家們採用春秋筆法著述歷史,也沒有抹煞郭織女在這次賑災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她的功勞為人津津樂道。
至於她兒子方無適就更加傳奇:以七歲稚齡救駕,然後封爵,成為大靖歷史上年紀最小的憑功勳獲得爵位的人。大靖爵位獲取有兩種途徑:一是憑功勳獲取,二是皇室宗親憑身份地位獲取。大凡立功獲得爵位的,少說也要成年,否則就是繼承祖宗爵位。方無適靠自己的能力掙得爵位,偏年紀幼小,怎不引人矚目。
且說刺殺事件後第二日,清啞和方初一早就迎來傳旨太監。
聖旨曰:方無適年少忠義,果敢英勇,因救駕有功,封為一等忠義伯,不世襲,年俸八百二十兩,祿米八百二十斛。賜伯府一座,賞珍寶古玩若干,書籍典籍筆墨紙硯若干,上等皮毛衣物、藥材飲食等無數,另賜二十名龍禁衛、二十名宮女嬤嬤給伯府。
適哥兒高喊“謝皇上隆恩”,接了聖旨。
他雖年紀小,卻知道爵位代表身份地位。也因為年紀小,得了這樣的榮耀心裡實在高興,捧著聖旨嘴咧開老大,合不攏,拼命也合不攏。這時候對他說穩重、不驕不躁什麼的,大概也不管用。
傳旨太監笑呵呵道:“小伯爺請起。皇上讓伯爺好好讀書習武,將來長大為朝廷效力,皇上定會重用伯爺。”
適哥兒恭敬地應了。
方初急忙向傳旨太監感謝,暗塞給他一個荷包。
他知道皇上會賞兒子,沒想到會封爵位。
這麼小就封伯爺,這可是本朝從未有過的事。
他心裡七上八下的,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但聽了傳旨太監一番話,便明白了皇帝用心,才踏實下來。
他不知道,順昌帝為了適哥兒的封賞,也很是斟酌了一番:賞輕了不合適,要知道適哥兒可是救駕的功勞,昨天若不是適哥兒和婉兒,他這個皇帝很可能已經沒命了,賞太輕不服眾事小,顯得他這個皇帝的命不值錢事才大呢。但適哥兒才七歲,封賞太高也不行。最後,他決定封適哥兒一等忠義伯。
這是個閒散爵位,只有祿米,沒有實權,且不能世襲。
換言之,哪怕將來適哥兒碌碌無為,也能保衣食無憂。
但若適哥兒將來在文治武功方面有出息,便比別人起點高,等於站在別人肩膀上,這個一等伯的爵位就成了實權爵位,還能再往上升。
適哥兒高興之餘,忽想起婉兒來,忙問:“請問公公,婉兒妹妹可有封賞?”這救駕可不是他一個人救的,他不敢獨自居功。
傳旨太監笑呵呵道:“皇上特封沈姑娘為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