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人目光一凝,道:“講!”
清啞道:“民女七月三十晚夢見了江明輝。”
託夢?
清啞幽幽的聲音迴盪在堂上,“……他站在船上悲傷地喊民女,民女看見他頭頂上豎著一根東西。那船越來越遠,最後看不見了……民女醒來,忘了好些……後來他出了事,周先生又查出他不是死於刀殺,民女才記起夢到的……”
蔣大人嘆道:“怪不得你不說。”
說了是不會有人信的。
因對謝家父女道:“本官聽說那晚起火時,謝吟風和賈秀才也因為看見江明輝鬼魂,才張皇失措跑了出來。然鬼神之論,不可妄言,此事以後不許亂傳!”
謝明理叩頭答應。
這一番對答,暗示兩層意思:
一是解釋了郭清啞為何知道江明輝死因;
二是解釋了江竹齋分鋪為何會起大火。
蔣大人說鬼神之論不可輕傳,乃是他為官者的謹慎,不肯據此為實,然謝明理卻不敢這樣說,便是不信,也不敢駁斥。
尋常人對鬼神都有一種敬畏心理,他也不例外。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可不是一句玩話。
江明輝確被謝吟風所殺,且手段殘忍,誰知他有沒有化為厲鬼?就算謝明理認為郭家一定做了手腳,但他依然不敢駁斥江明輝鬼魂現身一說是荒謬之談,恐怕惹怒了死者。
謝吟月覺得氣氛不對,忙要當堂履行蔣大人要她道歉的判決,遂起身對清啞拜道:“郭姑娘……”
清啞還跪著,急忙閃開道:“不必!”
又朝上道:“大人,民女不接受她的道歉!”
蔣大人問道:“這是為何?”
清啞堅定道:“證據,不過是展示給他人看的。但人心不可欺,天地不可欺,跟證據沒有關係!民女接受她道歉,就是欺心;她違心向民女道歉,就是欺天!”
堂上一靜。
蔣大人默默看著清啞,目光很複雜。
韓希夷滿目擔憂。
方初神情僵硬。
謝吟月則一臉張皇,她毫不掩飾,就這麼將自己的無措袒露在人前,似乎是羞愧難耐,又似乎是被冤屈的隱忍,又好像任憑摺辱不言的大度……
清啞沒有再管,說完了,便向蔣大人告退。
她走下堂,朝嚴未央等人微微致意,卻沒有招呼——這不是說話的地方,也不是說話的時候——只對郭大全道:“大哥,走吧。”
兄妹倆便一塊出去了,細腰緊緊跟在後面。
早知今日堂審結果,所以沈寒秋沒來。
外面天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縣衙門口聚集了許多人,是沒能進去專在外等結果的百姓們。那些小商販看見這裡人多,便想過來做買賣,又不敢靠近縣衙大門口,怕被驅逐,所以只在對面和街道拐角轉悠、兜售。
清啞看見賣糖葫蘆的,覺得嘴裡冒酸水。
她問細腰:“你可帶了錢?”
細腰搖頭,狐疑地看著她,要錢做什麼?
清啞便對郭大全道:“大哥,我想吃糖葫蘆。”
郭大全趕忙道:“咱們去買。”
細腰神情錯愕,萬沒想到清啞會來這樣一句。
郭大全卻不管,帶著小妹子往街道拐角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