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敲擊窗臺隨口吟唱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注
雅間幾人聽了這詞,都異常沉默。
方初微不可查地掃了韓希夷一眼,目光有些深沉。
韓希夷靜靜在窗前靠了會,才走回座位。
他笑了笑,對其他三人舉杯道:“來,飲了這杯。”
於是三人都舉杯,只謝吟月喝的是茶。
嚴未央見了,皺了皺鼻子,卻沒再吭聲。
之後,他們一邊吃,一邊說話,說的都是和織錦大會有關的話題,再沒提謝郭兩家的恩怨和糾紛。如此邊吃邊聊,捱到未時末(下午三點),四人不約而同起身下樓,往田湖南街槐樹巷而來。
半途中,嚴未央打發墨玉離開,不知往哪裡去了。
到了地方一看,四人不禁發呆。
只見郭家門前車簇簇、馬嘶嘶,竟是水潑不進。
來的除了竹器商人,還有就是錦商。
竹器商人自然是奔著江竹齋的名氣來的,這樣好的賺錢行當,又有這麼好的機會可以涉足,怎麼不來?
錦商則是為了那圖稿。他們看出這圖稿編制不凡,想要從中領略訣竅,從而能促進織錦織布技藝發展。
一百兩銀子的入場費和五千兩的起拍價都沒能禁住他們的腳步,可見郭家上午的宣傳做得工夫到家,也顯示霞照富商雲集的景象。
看著蜂擁而至的人群,郭家上下緊張忙碌。
郭大全站在院門口招呼,笑臉迎客。
所有人憑藉郭家開出的單據進門,由清啞親自監看。
郭守業、郭大有和吳氏婆媳則在院子裡招呼接應。
輪到方初一行時,韓希夷先上前,笑著把單據遞給清啞。
清啞像沒看見他一樣,接了單據略略一看,微微側身做了請的動作,一句話也沒有。
韓希夷只得自說自話,對方初等笑道:“小弟先進了。”
於是先邁步進了院,卻在門口站住,回身看著外面。
到嚴未央,把單據遞給清啞,一面很感興趣地盯著她看。
清啞察覺,抬眼向她看去,見是一女孩子,微微點頭致意。
嚴未央就對她露出個大大的笑臉,主動道:“我叫嚴未央。”
清啞愣了下,回道:“郭清啞。”
嚴未央歡喜道:“郭姑娘好。”
她熱乎乎的樣子,看得韓希夷發呆:這是……一見如故?
正在這時,後面出事了。
郭大全攔住謝吟月,笑道:“謝家人不能進。”
口氣不容置疑。
嚴未央嗤一聲笑了,有些幸災樂禍。(未完待續。
PS:註釋:白居易的《花非花》,似花又不是花,似霧又不是霧,夜半時到來,天明時離去。來時彷彿短暫而美好的夢,離去時又像清晨的雲彩無處尋覓。白居易的詩大多看上去通俗易懂,卻意境深遠。這首詩便是這樣,語言淺顯卻包含許多意境,各種說法不一。主角非花非霧,也不是夢,始終沒說明是什麼,只看讀詩之人如何理解。這裡我權且當做詠“愛情”,感情美好卻短暫易逝,不可捉摸,先暫做字面翻譯,後文會詳細解釋借這首詩在本文寓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