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啞點頭,再沒有異議。
她只是要編出個樣品來,不是為了賣,所以手藝差些也不要緊。再者,她可以隨意控制圖稿,以粗一些的竹篾來編織所繪的圖案,郭大貴便可以勝任了。
兄妹倆正說著,忽聽後面幾個小娃兒吵起來。
郭大有轉頭問道:“吵什麼?”
幾人噤聲,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說話。
清啞疑惑道:“都寫會了?”
郭勤見郭巧就要張口,急忙掏出兩根麻糖杆遞給她,又拿了一根給郭儉,嘴裡道:“我們歇會再寫,先吃糖。”
郭巧飛快抓了麻糖杆裝進棉襖的小荷包內,脆聲道:“我們吃糖。沒吵嘴。”
郭儉也跟著用力點頭。
三小竭力做無事人一樣,一齊望著郭大有和清啞笑。
他們自以為裝得很像,其實破綻百出:郭儉是呵呵地傻笑;郭巧是彎著眼睛巧笑;郭勤裝模作樣地問“好吃吧,巧兒?又脆又甜,還不黏牙。”郭巧和郭儉異口同聲道“好吃!”
清啞兩輩子加在一塊,也不瞭解小孩子,故此不在意。
郭大有雖然納悶,但見郭勤吃東西能讓弟妹,便也不在意了。
於是他又和清啞說起之前的安排。
後面,郭巧湊在郭勤耳邊嘀咕兩句,郭勤恍然,接著便埋頭寫字。
郭巧輕快地跑到清啞跟前,求道:“小姑,我寫完了。再教。”
說完,還得意地瞟了一眼郭勤。
郭勤鼓嘴,惱怒地瞪了她一眼。
侄女上進,清啞不好拒絕,因道:“吃了飯再教。”
郭巧用力點頭,靠到郭大有懷裡,十分開心。
郭大有覺得小閨女很不對勁,只不知何故。
等到晚飯後,因天寒不便做別的事,也為了省燈油,一家人都聚集在堂間,圍著一隻火盆烤火,順便說些閒話,吳氏婆媳手上都做著針線活。
那郭巧便纏著清啞教她背詩,十分勤懇。
長輩們見狀,都誇她好學、聰明。
郭大全便笑問他兄妹認了多少字。
結果,郭儉一不小心說漏了嘴,道出一個秘密。
這秘密是關於郭勤的。他雖決心要好好上進,然頑皮浮躁的性子一時半會兒哪改得過來,免不了還是學了後面忘了前面。他又想爭氣又要賭氣又懼怕,所以不肯去問清啞,因此便問郭巧和郭儉。
才問了兩次,那郭巧便覺得“免費”告訴他太吃虧。
小女娃眼珠一轉,提出要收費,用吃的和玩的抵賬。
正好今日郭大有買了好些吃的回來,三人都分了,於是雙方商定以麻糖抵賬。
然郭儉容易哄,郭巧卻不好說話,在為一個字算多少麻糖的問題上,兄妹倆產生分歧,爭了起來。就要翻臉的時候,驚動了郭大有和清啞。
郭勤怕說開來丟人,急忙妥協,按堂妹的主意,以一個字一根麻糖的價格支付了“教育費”,郭巧才沒將這事嚷出來,反代為遮掩,以圖下回交易。
經過此事,郭巧覺得這門“生意”很有前景,因此定下努力學習的目標:先跟小姑學,然後轉教郭勤,以賺取吃食。
所以,她才急切要清啞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