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槳盪開,烏篷船遊入荷葉深處。
清啞攬著郭巧靜靜坐在前艙,姑侄兩個都看不夠似的望著外面。前方,郭大全和郭大貴輪換搖漿,一推一拉悠然自得;身後艙內,蔡氏“呱啦呱啦”高門大嗓子跟吳氏說話,什麼“這塊田是誰家的”,又什麼“那屋子是誰家新蓋的”等等,清啞總也沒聽真切。
等到了烏油鎮,只見兩邊灰牆青瓦的民居、前方跨水而坐的拱橋,都盡顯六個字:小橋、流水、人家,她便痴了。
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游。
前世,她沒能上學,爸媽除了儘可能教導她,還領著她跑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高原海濱,讓她認識各地風土人情和歷史。旅遊開銷是她家最大的支出。爸媽所有的收入,加上她開書屋一年十幾萬的收入,基本上都用來旅遊了。大部分還都是自助遊,花費很節省。只要能擠出一點空,一家三口就會出行。
她去過的地方,少不了江南水鄉。
眼前這地方,便像極了江南水鄉——
烏鎮、西塘、周莊……
卻比那些地方更古樸、更原始。
烏篷船靠近烏油鎮渡口,嘈雜的人聲撲面而來。
清啞深吸了一口水鄉濃郁的氣息,四下打量。
渡口建在一處堤岸下,沿岸水中並列停泊了無數大小船隻,黑壓壓蓋住這片水面;形形色色的人或上船、或下船去鎮上,川流不息。
郭家兄弟找了一處空擋,將船插進去掛住纜索。
“你看船還是我看船?”郭大全問郭大貴。
“當然是……大哥看船。”郭大貴笑道,“大哥,我也想去鎮上逛逛。你待這吧,回頭我帶幾個油炸果子給你吃。”
郭大全無奈搖頭,道:“好,好!當什麼好差事。別忘了,還要賣東西呢。你要怕難為情,張不開口,還是讓我去。”
郭大貴忙道:“我皮厚的很,不怕難為情。我賣!”
說完俯身搬起一隻竹簍下船。
蔡氏和吳氏也各自挽了一隻籃子,招呼清啞下船。
當下,幾人進入集市。
清啞牽著郭巧,徜徉在街市上,心頭瀰漫熟悉的感覺:青石地面,窄窄的街道……若是臨水的街市,則家家廊簷都蓋得伸出好長一截,廊下支著貨攤,無論晴雨天氣,都不受影響做買賣。
她的心便悠閒下來,彷彿來旅遊的。
心裡記掛著正事,吳氏不願耽擱,徑直轉入后街。
說是后街,就像村莊一樣。
相比集市,只少了鋪面,卻有許多挑擔小商販。
拐彎抹角的,他們來到烏油鎮最東頭。
這裡有幾家大院子,門前朗闊,一看就是富家。
來到一家門前,吳氏賠著笑臉招呼一個婦人,“張媽媽,還記得我嗎?去年你說要蜜棗的……”
吳氏言語活絡,又是老主顧生意,很快身邊就圍了一圈人。
當下郭大貴裝貨,蔡氏過秤,吳氏算賬收錢,忙開了。
清啞見這樣,便扯了扯郭大貴的袖子。
郭大貴回頭,見妹妹朝前方示意,忙問:“小妹你要去那邊?你去吧。別跑遠了。有事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