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把目光投向老二夫妻。
郭大有道:“我上次在鎮上做活計,見那羅地主的兒子也還好。”
阮氏想了想才道:“我要回孃家問一聲,有合適的再告訴娘。”
吳氏點頭,知道老二媳婦是個做事穩妥的人。
郭大貴見大家都說了,他想說又沒有人選,很不好意思,道:“我沒什麼說的。我認得的人你們都認得……”
郭守業打斷道:“叫你來就是聽聽,你自己還要人幫說親呢。”
這是郭家規矩,凡娃長大了,都要參與商議家裡大事。
也因此,郭家人心特別齊。
郭大全笑道:“大貴你別急。你名字叫大貴,好事在後頭呢。”
蔡氏也笑道:“三叔,往後你大貴了,別忘了拉嫂子一把。”
郭大有居然也調笑道:“大貴你就坐在家裡等,好事天上來。”
阮氏微笑道:“三叔是個有福氣的……”
郭大貴被哥哥嫂子們鬧紅了臉,嘀咕道:“不說小妹麼,怎麼說我起來!”
吳氏白了小兒子一眼,道:“你自己扯上的,還怪人。不是娘不管你,你是男娃,攢的家當越豐厚,越容易說親;你妹妹等不得,要趁早,過了年紀就耽誤了。”
郭大貴急忙道:“娘,我不急。”
眾人聽了一齊笑了。
郭守業咳嗽一聲,待大家收聲,才道:“咱們自己在家也找不出好人家來。這樣,老大媳婦老二媳婦,過幾天等這一茬棉花撿得差不多了,你們就回孃家打聽。大全大有,你們也留心查訪。我跟你娘也託三嬸一聲。先甭管怎樣,我說的那三條一定不能將就,不然就別提。”
眾人一齊答應,方才散去不提。
清啞渾不知家人在為她終身大事忙碌。
退了親,她渾身輕鬆,一心一意過起田園日子來。
此後數日,郭家一邊忙秋收,一邊偷空為清啞覓親。
按照郭守業提出的“家底要厚,品性要好,人要長得好”這三點,大家選出好幾家,透過對比剔除,最後將目光定在蔡氏孃家隔壁的江明輝。
於是,八月初二這天天還沒亮,蔡氏便興沖沖地回孃家去了。
二十里的水路,早上搭行路的船去,下午回來,一天夠了。
郭家自己有船,若是郭大全撐船和她一塊去自然方便。但今天是去江家探口風的,不是求親的,若郭大全親自去了,目的太明顯,倒像郭家上趕著去江家提親一樣,會失了女家的面子。所以,只蔡氏一個人回去,全當回孃家看老孃和弟弟。
蔡氏很積極。
若這門親成了,她在公婆跟前可就得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