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前往城北,但是東河府的白眉教分舵並沒有建在城內。
而是建在城北平原的村落中。
有蜀王撐腰,白眉教可以不把官府放在眼裡,但是青柯縣,可不是官府說的算,而是十二連環塢的地盤。
即使是張鶴來那個小分壇,也只敢建在地下。
“白日青天”宋江河可以容許張鶴來在青柯縣待著,那是因為他只是個沒什麼實力的老頭。
但他絕對不可能讓蘇難這種神意宗師也跟張鶴來一樣。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獅子可以容許蚊子在身邊嗡嗡叫,卻不可能讓鬣狗在一旁打轉。
城北郊,羅山村。
這裡正是東河府分舵的駐地。
陳魚雁沿著小道來到村中宗祠。
他一改之前的模樣,身穿白袍,雙眉抹的雪白。
祠堂坐北朝南,面闊三開間三進兩天井。
大廳高平,屋前立著鴻門樓,重簷攢尖頂覆魚鱗瓦,上做寶頂,簷角飛翹,如飛鳥展翅。
羅山村建村百年有餘。
這宗祠便是建村時,當時村子請縣城裡的大家建造的,檔次跟村裡其餘房屋對比,高出一籌。
羅山村是白眉教在青柯縣最早的據點,裡面的村民也都發展成為了白眉教的信徒。
後來就乾脆把羅山村當成東河分舵的駐地了。
宗祠便當做會事堂。
抬眸看著祠堂天井內烏泱泱一群佇立的身影,陳魚雁抬腿走了進去。
裡面的人大抵分兩排站,清一色身披白袍,眉抹白痕。
正前方位居主位的正是蘇難,左座為首的是位中年男子,揹著長弓,臉上佈滿傷痕,看著凶神惡煞的。
右座為首的則是個揹著藥簍的鶴髮老人,臉上總是笑眯眯的,給人種很好相處的感覺。
將眾人的模樣盡收眼底,陳魚雁對在場人的身份也有了個判斷。
他來之前,就在張鶴來那收集了不少的情報。
右側身著黑衣的中年男子,應該就是東河分舵左護法“白狼”李白霄,據說他一手強弓使的出神入化,在白眉教中地位極高,僅次於蘇難之下。
那麼左側的老叟應該就是東河分舵的右護法,名字在白眉教中沒人知道,大家都叫他丹鶴叟。
這兩個人都是外景三境的武者,實力強的可怕,但是在他們之上,還有個已經是神意宗師的蘇難。
就算不論他們三個,陳魚雁也能從剩下的人中翻出十幾個外景。
這等豪華的陣容,陳魚雁真想不出還有什麼事,是需要他這個內景的去做才能完成的。
陳魚雁本以為是東河分舵兵微將寡,蘇難才著急把他帶過去。
這麼一看,好像並不是這麼回事,事情跟他想得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