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誰願意寫誰寫去,我是不會寫這種教材大綱!”一位教授直接站起身來,甩手離開,像是撂挑子不幹了!
不得不說,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授都很牛叉,說撂挑子就撂挑子,說不幹了就不幹了。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直接拍拍屁股走人,這都不是什麼新鮮事。
見到有人帶頭離開,其他人也不做逗留,轉眼之間,幾位大學教授全都溜了,偌大的辦公室裡只剩下陳強一個人。
陳強也是挺同情這些幾位教授的,辛辛苦苦的搞出來一份體育教材大綱,被上面當官的一句話就給否了,幾十天的努力就這麼白費了,換成任何一個人,心中也會覺得不好受。
若是放在未來,像是設計行業、文案策劃之類的工作,也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花費大量精力做出來的產品方案,老總一句“不行”就白做了,寶寶心裡苦不說,還得加班加點重新再做一次。
而這些大學教授就不同了,他們原本都有著各自的工作,要名望有名望、要收入有收入,根本不指望教材編輯辦公室那點津貼生活,就算不能編體育教材,他們也都是國內知名的體育教授,編教材對於他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於是乎同樣的寶寶心裡苦,幾位大學教授也不慣著那些當官的,直接就罷工了。
……
下午的時候,張道藩來到了教材編輯辦公室,看到人群鏤空的房間,只剩下陳強一個人,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
張道藩雖然是身居要職,但是他是畫家出身,年輕的時候也曾經追求過藝術夢想,他本身更是中國文藝社的發起人,對於文人雅士是非常瞭解的,也知道這些有名氣的大學教授,一個個都是屬驢的,倔強的很!
“這下可有些麻煩了,人都走光了,這教材還怎麼編,我還得一個個的去拜訪這些教授,把他們給請回來。”張道藩無奈的嘆道。
陳強走上前來,給張道藩倒了一杯茶,開口勸道:“師兄消消氣,幾位教授都是有學問的人,這學問的人脾氣都大。”
“是啊,脾氣都大,就我沒脾氣,好欺負!”張道藩苦笑著搖了搖頭,接著說道:
“其實你們之前上報的那個體育教材大綱,根本就沒有可行性,小學階段還好,主要是跑啊、跳啊之類的體育運動,可中學階段,要有什麼籃球、足球、網球、棒球,這些不都得花錢?別的不說,起碼國內大部分的中學是建不起比賽場地的!咱們中國現在是內憂外患,哪裡有閒錢去搞這些東西啊!”
“至於德國人那一套嘛,放在咱們中國也未必適用。在歐洲戰爭之前,德國就是歐洲一等一的體育大國,雖然歐洲戰爭中,德國戰敗了,可人家的底子在那裡啊,這方面咱們根本比不過人家,讓咱們去學德國那一套準軍事化的體育訓練,咱們的中國人的身體也吃不消!放在二三十年前,在這南京城裡走一圈,到處都是大煙鬼,人家洋人叫咱們‘東亞病夫’,一點都不冤枉!”
張道藩也是英國留學歸來的,對於歐美的體育也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所以並不是那種什麼都不懂的官僚,知道這種直接照搬外國的體育教育,在中國必然是水土不服的。
陳強則是從自己桌子上的抽屜裡,掏出了一沓稿紙,遞給了張道藩,同時開口說道:“師兄,這是我寫的體育教材大綱,你幫我看看怎麼樣。”
“你寫的體育教材大綱?”張道藩用一種詫異的目光望向陳強,彷彿是在說:你還能寫出體育教材大綱?
陳強則開口解釋道:“我來的晚,我進來這個教材編輯辦公室的時候,幾位教授差不多把體育教材大綱給編輯好了,就是今天被駁回來的這份,所以這體育教材大綱的編輯,我也沒有參與其中。而且我初來乍到,應該多向幾位教授學習,我也沒有提出自己的看法。”
陳強說著指了指自己寫的那份體育教材大綱,接著說道:“透過這幾天,我跟幾位教授學習,也對編輯體育教材的事情,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所以我就稍微整理了一份,寫了下來,還請師兄幫我看看,這裡面肯定有很多不足之處,師兄也多多批評。”
“好,我看看!”張道藩很隨意的說道,不過從他的態度看,壓根就對陳強寫的這份體育教材大綱不抱有任何希望。
教育部召集了好幾位著名的體育教授,編寫了出來的大綱,最終都被上面否決了,陳強一個人弄出來的大綱,又能有多少有意義的東西?
不過陳強好歹一口一個“師兄”叫著,張道藩也不好直接決絕,免得打擊了陳強的工作積極性,於是他拿過陳強寫的這份體育教材大綱,翻看第一頁看了起來。
“咦?”才看了不到一分鐘,張道藩就發出了驚訝的輕呼聲。
張道藩抬起頭來,開口問道:“陳強,這是你寫的?”
陳強點了點頭:“這些天我也沒事做,就寫了這個,師兄,你看寫的怎麼樣?”
“不好說,我再看看。”張道藩開始仔細閱讀起來。
張道藩的表現落入的陳強的眼中,陳強心中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看來我寫的這份體育教材大綱,很合張道藩胃口。”陳強心中暗道。
近代的中國,幾乎各個領域都在向列強學習,甚至很多直接照搬外國的。就以體育教育來說,美國和德國都算是體育教育比較成功的兩個國家,於是乎當時中國的體育教育,也是在向這兩個國家學習。要麼是像美國那樣,體育職業化,要麼是像德國那樣,體育軍事化。
陳強卻知道,這兩條路都行不通,中國的國情跟美國不同,也跟德國不同。
以中國當時的情況,走美國的體育發展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發展體育。國內戰亂連連,日本人虎視眈眈,老百姓生活貧困,中國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將體育職業化和商業化。
走德國的體育發展道路肯定也是行不通的,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此時的德國已經走上了軍國的道路,體育教育也開始純粹的為軍事服務,學生在學校裡,就開始進行軍事訓練,學習軍事技巧。這方面日本比德國做的還更加徹底,日本學生上學跟上軍校差不多。
中國人必須要走一條自己的道路,才能發展成為體育大國。而事實也的確如此,雖然中國發展體育事業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的坎坷,即便是在2019年中國運動員依舊會遭到不公平的對待,但是中國的的確確成為了一個體育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