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意朦朧中,柳好好彷彿回到了久違的故鄉——那是五月,柳好好划著一葉扁舟,在芙蓉浦裡徜徉……
【六】《小村之戀》莊奴.詞 薄井須志程.曲 鄧麗君.歌
[歌曲] “彎彎的小河,青青的山岡,依偎著小村莊。藍藍的天空,陣陣的花香,怎不叫人為你嚮往。啊!問故鄉,問故鄉別來是否無恙,我時常時常地懷念你。我願意我願意,回到你身旁,回到你身旁。美麗的村莊,美麗的風光,你常出現我的夢鄉。”
柳好好自言自語道:“在夢裡,我又回到我難忘的故鄉,那彎彎的小河,陣陣的花香,使我向往,使我難忘。”
[歌曲]“難忘的小河,難忘的山岡,難忘的小村莊。在那裡歌唱,在那裡成長,怎不叫人為你嚮往。啊!問故鄉,問故鄉別來是否無恙,我時常時常地懷念你。我願意我願意,回到你身旁,回到你身旁。美麗的村莊,美麗的風光,你常出現我的夢鄉。”
柳好好從夢中回到了現實:“嗨!算了,我也該起床了。不要再懷念我的故鄉,不要再想念童年的玩伴。”
【七】《送崔珏往西川》李商隱.詩
浣花箋紙桃紅色,
好好題詩詠玉鉤。
柳好好下了床,開始用心地研究她的“雲煙箋”。
她採用木芙蓉皮浸泡搗拌成漿,加入胭脂花汁,製成深紅色的精美小紙張,紙張風乾後有松花紋路,常用於書寫小詩,訴說情腸。由於浣花溪水清滑,所造紙箋光潔可愛,為它處所不相仿。
【八】《梅花水仙圖》薛素素.詩
柳好好的畫極好。
她所繪山水、蘭竹“下筆迅掃,無不意態入神”。她的作品帶有一種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愫,雅秀清麗之中流露著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清清的憂傷。
她在一副《梅花水仙圖》軸上有自題小詩:
斜月亭亭兩素娥,
丰神剪水態凌波;
即論貴主朝開合,
何似仙人曉渡河。
她那一手工整小楷,雋秀有法。不說別的,就是把這“詩書畫”三樣統一起來,不光是一般女子做不到,就是一般的男性文人墨客也做不到。
【九】《頌繡女》佚名
柳好好沒事的時候,也製作一些“蜀繡”,她的畫繡屏風在當時可謂名動一時,她母親經常拿去賣錢貼補家用。
曾有人用這樣的詩句來讚歎柳好好的繡工:
惠女春風手,百花指端吐;
菩薩觀花中,自然結真果。
【十】《雜興五首.其三》權德輿.詩
柳好好的母親古箏彈得非常好。她經常彈奏一些難度很高的曲子,像什麼“十面埋伏”、“漢宮秋月”之類的名曲。
但柳好好不喜歡古箏,而喜歡拉蒙古的胡琴,她認為拉胡琴比較符合自己的性格。但為了讓母親有事幹,不至於太無聊,她便纏著母親教她彈古箏,從此她便“銀甲不曾卸”。
琥珀尊開月映簾,
調絃理曲指纖纖。
中秋的夜晚,微風習習,皓月臨窗。柳好好給母親用精美的酒杯盛滿一杯酒,便開始給母親做文藝表演了。
她身著紗衣,款款而來,倚簾而坐。她拿起了胡琴,柔嫩的嬌手試調著琴絃,調好音階後,把胡琴先放到了一邊,又把雙手放到了古箏的琴絃上。
只見她纖纖細手輕撥慢攏,運用了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純樸古雅,和著那溪水聲一首美妙的《漢宮秋月》便隨之飄出窗外。柔和的月光投進窗欞,照在琴絃上,它也彷彿沉浸在那悠揚的樂曲中。
好好又拿起身邊的胡琴,左手在琴桿上上下移動,手指彷彿在跳琴絃上的芭蕾;右手有力的運弓,彷彿要把心中的情感全都抖動出來……
【十一】《天亮了》韓紅.詞曲 湯晶錦.歌
柳好好就是這樣在自然平實的生活中領略精微雅緻的文藝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脫和清澄自己的詩意人生。然而,她用心調劑的愜意溫馨的生活,並沒有撫平母親因失去愛人而憂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