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這一次魯肅答應不答應,總之,呂布敬賢的態度,算是表現了出來。
回頭,劉賢便可以好好地宣傳一下,替呂布在世人眼中刷一波“好感度”,為日後招攬人才打下基礎。
當僕人告訴魯肅,呂布又來拜訪時,魯肅正在屋中看書,聽聞此言,手中的書卷差點掉落,他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這…這,他怎麼又來了?”
再次將呂布迎到家中,劉賢一見面就把魯肅拉到一旁,用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子敬,都說事不過三,你已經先後拒絕溫侯兩次了,但溫侯依舊還想再試一試,這不,我都阻攔不住,非要來。”
這話讓魯肅聽了,心情明顯變得複雜了許多。他心中暗自糾結,一方面,他感激呂布的誠意,可另一方面,他又顧慮重重,家人還在江東呢,一時之間,他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子敬,三次登門,溫侯可從來沒有對誰如此敬重過。”
劉賢趁熱打鐵,繼續說道,眼中透著誠懇。
“這其中少不了你的功勞吧?”魯肅看向劉賢,微微皺眉。
劉賢點頭,神色坦然:“子敬有才,且是大才,我向主公舉薦賢才,這本就是我的職責本分,若你日後輔佐了溫侯,我相信,你也會這麼做的。”
魯肅很頭疼,他本就耿直忠厚,不善於虛偽遮掩,想了許久,這一次,魯肅沒有直接拒絕呂布,而是說會好好地考慮。
等呂布和劉賢離開後,魯肅在屋中來回踱步,彷彿有兩個小人在心中不停打架。
最終,他猛地停下腳步,把僕人召集在一起,神色堅定吩咐道:“馬上收拾一下,明日就動身前往曲阿!”
魯肅實在待不下去了,他生怕呂布再來,自己都不知要如何應對了。
魯肅想跑!
…………
南陽,雄踞於華夏腹地,其位置舉足輕重,關乎著天下大勢的走向。
南陽北依巍峨連綿的伏牛山,南瀕浩渺無垠的漢水,西通險峻的武關,掌控著進出關中的門戶,東連廣袤的江淮平原,自古是各方勢力逐鹿天下的必爭之地!
這一日,張繡剛剛巡視完城防,他身著戰甲,英姿颯爽,目光如炬,透著幾分威嚴。正欲回府歇息,忽然,有士兵匆匆跑來稟報:“將軍,袁紹派來了使臣。”
張繡聞言,連忙讓人將使臣請入府中。見過袁紹的使臣後,張繡明顯有些動心。
袁紹四世三公,門第顯赫,在天下諸侯中威望頗高,如今更是坐擁冀青幽並四州之地,兵強馬壯,實力明顯強出曹操太多。
使臣滔滔不絕地誇讚著袁紹,以及許諾張繡若歸順後所能得到的榮華富貴,聽得張繡心中波瀾起伏,大為意動。
把使臣安排在館驛後,張繡沒有貿然決斷,便把賈詡請來,與他商議。
張繡對賈詡極為尊重,這份尊重,源於多重情誼。
他們同為涼州人,鄉音鄉情,天然親近。
賈詡又和張濟相熟,算是張繡的長輩,平日裡張繡對他都是以禮相待。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涼州這片尚武之地,武人雖多,有能力的文人謀士卻如鳳毛麟角,而賈詡熟讀兵書戰略,足智多謀,才能出眾,多次在關鍵時刻為張繡出謀劃策,深得張繡的看重。
兩人正在商議,又有士兵入廳稟報:“呂布派來信使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