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六節氣
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穫季節。
14.處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時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冬季六節氣
19.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開始。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迴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數九嚴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節氣歌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表徵節氣歌
立春陽氣轉, 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 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 穀雨種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