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入秦為質已有數年。”屈原道:“該歸楚國呢?”
齊王嗤笑道:“寡人不放,你能奈我何。”
屈原臉色一沉,高喝道:“齊、楚只能開戰。”
屈原說完,轉身離開齊宮,一點都沒有將齊王放在眼中。
齊王怒喝道:“大膽楚人,你如此狂妄,就不怕寡人殺了你。”
屈原停下腳步,轉過身來,滿臉怒意,“我能來,豈會怕死。”
齊王見對方態度強橫,問道:“你是何人,報上名來。”
屈原高聲道:“楚國左司徒,屈原。”
齊王在腦海深處搜尋這個人的記憶,心道:“這就是父王所說,敢於在齊、秦、楚會盟之時,怒憤張儀。為了心中的國,敢於怒憤楚王,寧折不彎之人。”
田和也知道屈原的個性,王上的個性他也瞭解。這兩個性格剛烈的人,誰也不服軟。齊、楚兩國只能開戰。田和心道:“齊相,今日在就好了。”
田和見事態緊急,忙道:“左司徒,兩國議和,釋放質子一事,牽扯重大。請容許我們商議之後,再給你答覆如何。”
“是戰,是和,三日後,請你們給我答案。”屈原說完,離開楚宮。屈原知道,對待齊王要用強硬的態度。一昧示弱,只會讓齊王小覷楚國。他不能迎回太子,不能締結兩國和平。他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
屈原走後,齊王怒道:“田和,你有損我大齊男兒的形象。”
田和委屈道:“齊、楚交惡,終究不是好事。我們殺了左司徒,齊、楚交戰,生靈塗炭。”
“齊人囂張,寡人豈能忍之。”
“王上,當務之急,我們的任務是伐秦。我們伐秦的訊息,傳到了秦國。我們再和楚國開戰,戰局對我們不利。”
“打就打。寡人豈怕秦、楚。”
“北邊,我們和燕國是世仇;三晉態度不明;我不攻秦,秦必攻我。秦、楚結盟,燕國也會加入,三晉也加入。我們就會和整個諸侯為敵。齊國的實力,不足以挑戰天下。”
齊王怒氣漸消,問道:“楚王被囚禁秦國,楚、秦豈會交好。”
“楚國什麼事情做不出來。”田和道:“左司徒的態度還不夠堅決嗎?秦國釋放楚王歸國,秦、楚關係改善,我國的局勢危矣。”
這時,靖郭君有說諸侯歸來,覆命道:“王上,韓、魏答應攻秦。趙國說北疆未定,有心無力。燕國以國力孱弱,一口拒絕。”
齊王問道:“楚國來使,與我們議和。並要求我們釋放楚太子歸國。寡人是放,還是不放。”
靖郭君道:“放。”
一人道:“楚王被囚禁於秦,國內無主。我們不如和楚太子講條件,他若割裂淮北之地給齊國。齊國就放他回去。”
靖郭君道:“不可以。楚王在秦,太子在齊。我們這麼做,楚國另立新君。楚太子對我們沒用,還會讓我們失信諸侯。”
又一人道:“我們以楚太子和楚國新王做交易。新楚王給我們淮北之地,我們就殺掉楚太子,幫他除去隱患。不然的話,我們就和秦、韓、魏三國擁立楚太子,干涉楚國內政,用武力奪取淮北之地。”
“你的計策是不錯。”靖郭君喝問道:“我們攻秦令傳到秦國,秦國會和我們聯合攻楚?秦國放楚王歸國,秦、楚聯盟攻我,諸侯合縱攻齊。齊國挑戰天下諸侯,有幾分勝算。”
“王上,我們的任務是伐秦。與楚改善,利於我們伐秦。”田和也道:“不是我們聯合諸侯伐秦,就是秦國聯合諸侯伐齊。我們沒有選擇,只能伐秦。”
靖郭君道:“楚太子對我們已經沒用。我們何不送個人情給楚國。齊、楚關係不但得到改善,楚太子也會感念王上的恩德。楚太子回國繼任王位,為了權利,也不會和秦國交好。我們伐秦,成就霸業。他日伐楚,取淮北之地,豈不容易。”
“好吧!”齊王能屈能伸,無奈道:“如你們所言,寡人為了大業,收點委屈,就讓楚太子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