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個詞語出現的時候,必然伴隨著另外一種獨特的社會階層出現。
江湖。
也就是地下世界。
凡乜繼續說道:“他們之中,有殘兵、流民、野人、戎人,還有從王室或者其他諸侯國逃過來的人,沒有土地,沒有家族,只能靠著替別人做一些事情為生。這群人自稱他們是‘江湖人’,因為他們經常泛舟江湖,四處流浪。這個都南,就是野人裡專門和這群人打交道的……”
聽到這裡,辛又暗暗點頭。
他知道自己可能遇到了最早的“江湖”。
和最早的江湖人。
雖然和後世刀光劍影的江湖可能有很大不同,但是凡乜所說的,就是王畿背後的陰暗面。
也就是春秋時的地下世界。
西周時期,王室的控制力很強,井田制並未崩壞。
所有的人都被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之上。
離開了土地和宗法制,人是很難生存的。
除非退回山中,成為戎狄。
但是戎狄,也是以家族群落為單位生存的,只是文明落後了一些。
城市裡的人口,基本都是貴族以及其附庸的人群或者家族。
即便是百工,也都是受到嚴格管理的,可以說要麼是統治階層,要麼是統治階層的工具。
哪裡有什麼閒人,更沒有多少的流民。
所以很難有這種四海為家的“江湖人”。
畢竟,江湖的基礎就是脫離土地生產而“流動”的人。
到了春秋時期,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變了。
王權衰落,秩序崩壞。
戰爭不斷,一些諸侯國為了吸引人才,漸漸放鬆了對人口流動的限制。
“江湖”最重要的因素——流民——慢慢出現了。
一些底層的國人、野人,因為戰爭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就會離開自己的故土。
還有一些從王室、侯府之中出來的“士人”,靠著自己的一技之長混口飯吃。
這些人脫離了土地,自然也就脫離了宗法制度。
混的好的,比如孔肆,可以繼續做家臣。
混的不好的,就會逐漸聚集在一起。
強盜、水匪……
他們就在這個時代的夾縫當中生存了下來。
事實證明,這些人形成了一個全新的階層,而這個時代,也需要這樣的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