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制度,受益最大的,就是全部是商戶的毛氏了。
以往的規則下,毛氏只能經營一些例如很小的商品。
而現在他們可以經營辛邑大部分的上品。
除了鹽、酒這些東西。
他們早就想和蘇氏一樣,成為大商人,遊走於各個邑城之間。
前幾日辛又和幾個小族的族長商議的事情當中,就有此事。
毛氏的毛扁跟隨辛又販酒,知道辛又已經掌握了一種新的釀酒技術。
用這種技術掙來的錢,比他們毛氏一年掙的都多!
如果能跟著邑大夫,販賣這種酒,那麼毛氏必然能更上一層樓。
毛氏族長毛一權衡利弊,選擇了站在辛又這邊。
他冒險將樊伯玉在熊皮之中的事情說了出來,就是要將辛邑長久以來的弊端,撕開了擺在國人的面前。
然後辛又以那些書契為要挾,逼迫三老退步,同意他的方案。
辛又這麼做,有自己深層次的考量。
辛邑不大,只要賣好了酒,就能有不菲的收入。
商人的稅款,只是杯水車薪。
最重要的是,透過這件事,國人們必然對三老以及他們的子侄親人有所反感。
三老一開始反對辛又分糧,後來又爆出了樊伯玉的醜聞。
一些和三老同族,但是並不親的旁支,不知不覺已經開始站在了辛又這邊。
即便是三老的近親,也開始對這些人所做之事有一些瞭解,由中立變為了反感。
最重要的是,辛又已經籌備夠了足夠多的糧食,他們不必再依賴於這些大戶就能過冬。
三老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又失去了國人的人心。
辛又只需要稍加引導,外加早已經想好的方案,自然得到了國人絕大部分的支援。
尤其是以毛氏、杜氏為首的小家族。
他們嚐到了甜頭,自然轉向支援辛又。
一些國人也決定站在辛又這一邊,尤其是遭到三老極其家族迫害的那些人。
三老不再插手辛一的商業,失去了一個賺錢的渠道,這倒是其次。
主要的是,三老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已經搖搖欲墜了。
辛又開始盤算,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徹底的將這三個老傢伙,從辛邑的核心圈子當中趕出去了!
手中有錢、有民心,如果連這三個老傢伙都不能扳倒,那辛又這個穿越者也不要想什麼成為這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了。
國人議事,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