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衝不走重石頭。
——烏孜別克族諺語
忽必烈一邊在創造滅亡南宋王朝的大業,一邊開始大刀闊斧地效法先進,著手治理自己的國家。
經過幾十年的戰亂,全國的人口大量減少,從宋朝最多的1億多人只剩下了幾千萬。百廢待興,國家急需各類人才管理國家和發展經濟。
忽必烈的心中當然知道蒙古人擅長征戰,沒有管理各級政權的經驗,不擅長治理國家。何況蒙古的人口本來就稀少,管理人才更是寥寥無幾,供不應求。
於是,他保留了南宋的機構和全部的行政官員,盡一切努力爭取得到舊朝官員們的效忠。
除了重用蒙古人和少量的漢人之外,忽必烈特別重視使用替自己打下江山的回回人,任命了一大批迴回人擔任要職,例如,擔任雲南行省的賽典赤·贍思丁,掌管國家財政的阿合馬等。
當年,阿里和阿巴斯跟隨成吉思汗、巴德爾在陝西征戰的時候,借住在咸陽的馬哈模德大人的家中,還一起共同回憶故鄉的美好景象。
當時,馬哈模德大人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兒子叫賽典赤·•贍思丁(意思是宗教的太陽)·烏馬兒(意思是長壽)。
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贍思丁率領千餘騎兵,前來迎接並且歸附大汗,奉上了珍禽奇獸文豹和白鶻,被成吉思汗收為自己的親軍。
成吉思汗一直稱呼他為賽典赤(意思是先生、首領),不叫他的本名。人們也就跟著叫他賽典赤了。
窩闊臺大汗即位以後,賽典赤擔任了豐州(今天的內蒙古五原)、淨州(今天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和雲內(今天的山西大同、內蒙古呼市一帶的都達魯花赤。後來,他又先後改任太原、平陽(今天的山西中部)二路的達魯花赤,燕京路總管、採訪使。
賽典赤在擔任燕京路總管的時候鼎力資助忽必烈平定雲南,受到了忽必烈的格外重用,升為燕京路宣撫使,入朝燕京為斷事官,與塔剌渾同理六部政事;又拜為中書省平章政事,統理財政,兼理髮行中統交鈔。
1264年,賽典赤出任陝西四川行省平章政事,為忽必烈攻打南宋理財備戰,在位三年始終盡職盡責,政績卓然,奉命管轄和指揮陝西五路四川行院的大小官員。
當時,南宋大將昝萬壽駐守在嘉定(今天的四川樂山一帶),與賽典赤的軍隊遙相對應。
賽典赤全心理財,不侵掠南宋國土,使昝萬壽心服口服。
不久,賽典赤被大汗召回大都。
昝萬壽聽說以後要在南宋的軍營為他設宴餞行。
賽典赤的將官們都懷疑這是昝萬壽設的“鴻門宴”,好心地勸阻他不要赴宴。
賽典赤毫不猶豫地到南宋軍營赴宴。
在宴席上,將官們擔心堆放在酒裡下了毒藥,勸他不要飲酒。
賽典赤笑著說道:“你們的見識真小。昝將軍即使能毒死我一個人,豈能盡毒死我大元朝之人嗎?”
昝萬壽聽罷由衷地歎服。
當年,蒙古軍隊攻滅了大理國以後,由於鎮守的官員都是隻懂軍事、不知文治的將帥,因此,治理很不到位。民族矛盾、階級矛盾日愈突出,加之連年征戰,水利失修,田園荒蕪,邊疆的政局一時動盪不安。
1274年的一天,忽必烈突然召見賽典赤,面帶難色地對他說道:“雲南是我親自打下來的地方。近來,因為用人不當,使那裡的百姓躁動不安。我打算選派一位謹慎厚道的官員去安撫,除了你沒有再合適的人啊。”
賽典赤當即接受了任命。
他退朝以後便去訪求一個熟知雲南地理的人,請他繪出了雲南的山川、城郭、驛舍、軍屯營地及遠近險要的地圖,呈進給大汗。
忽必烈看到賽典赤做工作如此細緻非常高興,立即拜賽典赤為雲南行省平章政事。
賽典赤成為雲南設立行省以後的第一任行政長官,全面負責雲南的政務。
這時,皇家宗王脫忽魯正在雲南鎮守,聽了左右人的讒言,以為賽典赤上任以後一定會奪去他的權力。於是,宗王集結軍隊,嚴陣以待。
賽典赤聽說以後派遣長子納速剌丁先到王府去說明情況:“天子鑑於雲南的守臣不得其人,致使諸族背叛,故命臣來安撫。今來到雲南,不敢專斷獨行。請宗王派人過來共同商議大計。”
宗王聽罷立即斥罵下人道:“老子差一點被你們誤導了!”
第二天,宗王派遣心腹撒滿和位哈乃等前往賽典赤的官府。
賽典赤見到他們,客氣地詢問自己應該行什麼禮節。
撒滿和位哈乃回答說:“我等與納速剌丁一同來,彼此視為兄弟。請用父子之禮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