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譁。”
人藝劇場之內,掌聲終於平靜了下來。
不過,觀眾的心緒卻無法這麼快平復。
大家不約而同的跟身邊相熟,或者陌生的觀眾討論著《商鞅》的情節,連退場都忘了。
萬芳看到話劇取得如此的成功,眼眶微紅,喜極而泣。
沒有人比她更瞭解萬佳寶晚年陷入創作瓶頸的痛苦,甚至他覺得這樣活著毫無意義。
終於,終於寫出了個大東西!
“你怎麼還哭了呢?”
李小琳掏出手帕,替她擦淚,“巖子,恭喜你啊,這下《商鞅》,往後要和《茶館》、《日出》、《雷雨》一樣,成為人藝的招牌了,能不能把本子借給滬市人藝用一用?”
“小琳姐,這您可就問錯人了。”
方言說劇本的使用權,必須要人藝點頭。
畢竟,這可是人家現在的心頭好。
“啪啪啪。”
掌聲漸漸消失,觀眾也開始退場。
逐漸地,人群一點一點地離開了劇場。
方紅牽著方燕的手,和沈霜一家先行離開,獨留下方言一個人,繼續呆在人藝劇場。
作為原著作者,少不得要跟各大報刊的編輯、記者、文學評論者,以及戲劇界相關人士,打打招呼,交流探討,應付了一會兒。
餘光裡,就見老人他們走向了演出後臺。
也見到了胡木橋,迎面向自己走來。
“結尾的那首歌,佳寶公說是你做的詞?”
“您覺得怎麼樣?”方言點了下頭。
“好!”
胡木橋還轉述了老人的評價,巴適得很!
方言帶著幾分得意,就聽他說要把這首歌安排到文化bu今年的迎春晚會上,不免一愣。
繼《辣妹子》之後,又來一首!
再這麼發展下去,別到時候變成,迎春晚會的歌曲節目共一石,方小將獨佔八斗!
“你的《一代宗師黃飛鴻》,也寫得好。”
胡木橋頗為欣賞地看著他,說老人很喜歡,以前會看金鏞的武俠來放鬆,現在是看他的武俠,還推薦給了其他老友。
方言大為意外,會是哪位老友呢?
胡木橋笑眯眯道:“不過就有一條,這個《一代宗師黃飛鴻》,是不是跟《大秦之裂變》一樣,還有一個‘下回分解’啊?”
“您猜得真準,確實還有第二部。”
方言一個激靈,坦白從寬。
胡木橋無奈地白了眼,“你啊你,也不知道你這個寫書寫一半的毛病,跟誰學的!”
“嘿嘿。”
方言跟在他身旁,邊走邊聊,就聽他透露了老人們催更的意思,不要再瞎跑了,趕緊寫《月子2》,不,寫《一代宗師黃飛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