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去了,我要把精力放在創作上。”
方言搖了下頭,“而且,《商鞅》的話劇很快要進入最終的彩排,我肯定要去看一看。”
“那可真是不巧啊。”
韓躍民語氣裡透著一絲遺憾。
“他呀,這回是自己第一次辦這樣的大事,拿不準主意,心裡七上八下的。”
方紅邊給方言夾菜,邊說:“你要是有什麼建議,就跟他講一講。”
“首先,這廣交會去的客商,不僅僅是港商,還有外商,你要跟他們打交道,最好要帶上個翻譯,而且最好懂外貿。”方言道,“如果若雪不是在上學的話,她倒是最好的人選。”
“我也想過,但沒轍啊。”
韓躍民反問道:“你覺得邁克怎麼樣?”
方言大為意外,沒料到韓躍民竟然會聘請邁克當他的翻譯。
韓躍民如實地說,最近因為投機|倒把,以前經常跟邁克換外匯券的販子被抓了起來。
因此,現在邁克經常來找自己交換。
一來二去,兩人漸漸地熟絡起來。
方言道:“邁克這個人,雖然生性跳脫,但人還是靠得住的。”
韓躍民點了下頭,說這趟邁克除了給自己當翻譯,最重要的原因是去見老邁克。
這次的秋季廣交會,老邁克也會來參加,到那個時候,就是父子團聚的時刻。
“是嘛!”
方言隨後交代了些建議和注意事項。
“我全都記下來了。”
韓躍民一點點地寫在本子上,準備這一路上好好地消化,尤其謹記強調的注意事項。
“我再給伱寫封信。”
方言請《城》編輯部,像他們上回在羊城一樣,照應下韓躍民。
韓躍民笑道:“那真的是再好不過了。”
“如果他們問起的情況,你就說只差一些武術上的專業問題,需要修改完善。”
方言說:“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月就可以完成初稿了。”
“好!”
韓躍民說完,方紅把話題轉移到邁克身上,“他來過咱們家好幾次,都是來找你的。”
楊霞說:“不錯,不過那時候,你不是在粵東,就是在湘南,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韓躍民附和道:“他也找過我幾次,聽語氣,好像非常想跟你見上一面。”
“他有說是為了什麼事嗎?”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韓躍民搖頭道:“沒說。”
“那就等你們從廣交會回來以後,我跟他約一個時間吧。”方言無奈地嘆了口氣:“我現在恰恰最缺的就是時間。”
……………………
吃完回門宴,到路邊的郵筒寄信。
然後,騎著心愛的小摩托上什剎海。
什剎海體校建立於1958年,最初的名字叫“什剎海青少年業餘體校”。
70年的時候,改叫“燕京業餘體校”,但很多喊慣的人依然叫它“什剎海體校”。
來這裡訓練的學生,大多數是走讀訓練。
此時,方言把車停到了校門口,迎面走上來兩個穿著運動服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