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說:“這說明,伱文學的‘根’在這片廣袤的三湘大地上。”
“文學的‘根’?”
古樺和韓少恭饒有興趣,不斷地追問。
方言把在《城》創作班講的,簡單地複述了一遍。“粵東文學是如此,我覺得,湘南文學是不是也可以往這方面創作?”
“你說的,正是我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
韓少恭驚喜道:“我曾經在汨羅江邊插隊,住的地方離屈子祠只有二十來公里,仔細地觀察當地的風俗,有些方言詞能和楚辭掛上鉤,比如把‘站立’,說成‘集’,這和《離騷》裡的‘欲遠集而無所止’相吻合,但除此之外,楚文化遺留下的痕跡就不多見了。”
“不不,還是有不少的。”
古樺糾正道:“從洞庭湖沿湘江而上,可以發現很多跟楚辭相關的地名,君山、白水、祝融峰,九嶷山……”
“也只剩下這些而已。”
韓少恭問道:“我時常在想,絢麗的湘楚文化到哪裡去了?是中斷乾涸了,還是都流入了地下的墓穴?”
方言道:“我看未必,我在創作《那山那人那狗》的時候,一直呆在綏寧的苗寨,那個古寨,就保留著不少湘楚文化的痕跡,這回拍電影,我們還要去那個寨子。”
“苗族?”
韓少恭沉吟片刻,“這讓我想到苗族的古歌,《跋山涉水》,看來,‘有一部分湘楚文化流入湘西’的說法,不是沒有根據的。”
方言笑道:“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也可以去那兒採一採風。”
韓少恭說等有了空,一定要去趟苗寨。
緊接著,又傳出一陣陣的笑聲。
龔樰雖然聽不清楚他們說的具體內容,但能聽到韓少恭和古樺臨走時的動靜。
“這位是電影的藝術總監,郭保昌。”
“這是導演張軍釗,攝影章藝謀……”
“飾演鄉郵員的演員,陳道名。”
在方言和郭保昌的帶領下,古樺兩人跟劇組的主創人員打了個招呼。
“這位,就是演侗族姑娘的龔樰。”
“古老師,韓老師,你們好。”
龔樰說了一句,就聽到韓少恭輕咦了一聲,誇讚著選角選得到位。
“我腦海裡的‘侗族姑娘’一下子具象化了,該怎麼形容這種感覺呢……”
“是不是像是從裡走出來的一樣?”
方言看了眼韓少恭,隨即望向龔樰。
韓少恭猛地一拍手,“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方言面帶微笑道:“古有畫中之仙,今有書裡神女!”
龔樰喜歡詩文,自然讀過《楚辭》和《神女賦》,一下子就聽明白了。
頃刻間,臉上羞紅,手裡攪動著衣角。
攪著,攪著,把心都給攪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