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子你要這麼說,那我也得嚐嚐。”
李村葆來了興趣,“果然能流傳至今,必定有它存在的道理。”
龔樰道:“方老師,沒想到你懂的這麼多。”
“那是自然。”
李存葆道:“要不然也寫不出《舌尖上的中國》這種道出美食精髓的佳作。”
“方老師以後還會寫這種散文嗎?”
龔樰注意到方言笑著看向自己,忙解釋說是替夏立顏等人問的,她們都很希望能寫一寫桂西飲食的散文。
“會有的,但不是現在。”
方言說:“我要先忙完手頭上的稿子。”
“沒錯沒錯,趕緊寫,你那篇軍事幻想,真的看得我熱血沸騰,欲罷不能。”
李村葆嘆了口氣,“可惜沒寫完,每天就寫那麼一點點,根本不夠看吶。”
一經提醒,龔樰想起了那些振奮人心的句子,心裡燃起一團火。
“方老師,您那稿子能借我拜讀一下嗎?”
“成啊。”
方言思索片刻,點了點頭。
晚上到我房間裡來一起探討劇……
呸,探討文學!
………………
吃完回到招待所,龔樰第一次走進方言的房間。
“請坐。”
方言招呼她坐下,把稿子遞了過去。
龔樰接過稿紙翻了翻,翻到了人物關係表,密密麻麻,錯綜複雜。
燕雙鷹……胡八一……
段大勇,段鵬的兒子,為紀念犧牲的戰友魏和尚而取名為‘大勇’……
鐵路,袁朗的上司……老A大隊……
冷援朝,冷鋒的父親……
上面羅列著特種部隊的一個個成員,儘管人物介紹是寥寥數筆,但隱約感覺到每一個人物都能擴充套件出無數的故事。
“你先看,我再寫一會兒稿。”
方言端來熱水,“等你看完,我們再聊。”
“嗯。”
龔樰看著他拉開椅子,坐在桌前,又看了會他的側影,才把注意力轉移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