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陳設著硬木嵌甸桌椅,滿牆懸掛著一幅幅字畫,佈置雅緻優美,珠寶翠鑽、文房四寶、古董玉器,琳琅滿目,一派古色古香的氣氛,就是屋裡沒幾個人。
除了工作人員,冷冷清清,無人問津。
“沒想到故宮裡還有這麼個地方。”
韓躍民第一次來,東張西望。
方言卻很熟悉,大步流星,視線從《韓熙載夜宴圖》、《遊春圖》等字畫上,一一掃過。
“巖子,你要買這些啊?”
滿屋子的古字畫,讓韓躍民應接不暇。
“韓哥,這些都是複製品。”
方言不以為意。
“複製品?!”
韓躍民驚了個呆。
“是啊,都是故宮裡的老師傅仿的。”
方言解釋說,這裡大部分的字畫、牙雕、麵人兒等工藝品都來自修復廠,雖然書畫是高仿,但都是身懷絕技的工作人員,一筆一畫對著書畫原作臨摹而成,藝術價值也很高。
“知道的挺多啊。”
工作人員立馬湊了過來,“您是熟客?”
“我要買一些近現代畫家的作品。”
方言笑著點了下頭。
七八十年代,國內的字畫收藏一直處於低迷的狀態,畢竟,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
這年頭,一般家庭的經濟收入普遍不高,哪裡有閒錢花在這些收藏上,導致很多名家大師的畫作無人問津,價格低得跟白撿一樣。
這時候藝術家們的畫,吳作仁一張一平尺,只賣6到8塊,一幅畫大概能賣60塊。
一張齊白石的畫,也就100多塊。
而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的畫,一平尺只賣8塊,甚至被譽為山水畫一代宗師的黃賓虹,哪怕是一塊錢一平尺,也根本沒人要!
國畫是這樣,書法也一樣,成忠臣、沈鵬、範曾、啟功等書法大家也是一尺幾毛錢。
“這是陸儼少老先生的作品,他的山水畫獨具一格,尤其是那種塊雲、勾雲的畫法,堪稱一絕。”工作人員邊介紹,邊小心地展開。
方言一問價格,一平尺8塊。
這一幅作品,以後至少能賣上千萬。
“您要買哪一幅?”
工作人員洋溢熱情,服務部的生意是越來越差,別說外賓,就連本地遊客都很少光顧。
“這些,我全要了。”
方言指了指桌上的畫,又指向了牆壁。
“什麼?!”
工作人員震驚道:“您不會在開玩笑吧?”
“你覺得我像是開玩笑嗎。”
方言伸進帆布袋,取出報紙包裹著的一捆捆大團結,不多不少,也就1000元而已。
韓躍民瞪大眼睛,倒吸了口冷氣。
方言笑道:“這錢夠不夠?”
“夠!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