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周遊列國回來一直到現在,孔子與樂歌都沒有見面。
孔子被接回來後,先去魯宮那邊,然後就回了家,沒有來學堂。他沒有必要先來學堂,除非經過學堂門口,不然不會來的。
雖然一直在外面有十幾年,可家裡的事他還是知道的。亓官氏搬到鄉下老家死了,孔鯉也搬到鄉下去了,他都是知道的。再則!與方勤的關係,所以他是不會先來學堂的。
從魯宮出來,孔子還有一些應酬。應酬完了之後,就直接回鄉下老家了。
孔子一直有後代傳承思想,所以!他也不會去學堂見方勤。
就那麼回事,先見兒媳婦做什麼?是不是?再則!這也不符合周禮。妻子病亡你得先回去祭祀,你得先看兒子。你得先回家,你往學堂裡跑什麼呢?
孔子沒有來學堂,自然就與樂歌沒有見面。
再則!樂歌這些年都幹了些什麼?孔子自然是知道的!
樂歌雖然把學堂繼續辦下去了,普及教育的宗旨一直在繼續,可樂歌的教育方向錯了。
他教導的學生是要“克己復禮”,宣揚他的儒家學說思想。而樂歌!教育下的大學卻是道家思想!
沒有了孔子之後,樂歌的大學教的哲學課程都是道家思想。不!學堂內的一貫思想路線走的都是道家思想,不僅僅是大學。
所以!就憑這一點,孔子就不想見樂歌。儘管樂歌是老王子,可你做錯了事,他一樣不理你。
可能是年齡的原因,加上還要處理學堂內的一些事務,孔子回來後樂歌也一直沒有去拜訪。
再則!樂歌已經看出來了,孔子的思想已經定型,你想改變他已經不可能。兩人的思想有一定的牴觸性,所以!不見反而更好。見面了,絕對會出事的。
時間飛快!轉眼孔鯉卒。
樂歌與孔鯉是有感情的,他是看著孔鯉長大的,而且一直很喜歡。而孔鯉!也一直把他這個假舅舅當真舅舅一樣尊重,也把他當真心。後來的孔鯉!受樂歌的影響很大。
後來的孔鯉!也可以說是個道家。
只是!在現實生活中,他不能自己。
得知孔鯉死了,樂歌自然是要去的。結果!與孔子見面了。
孔鯉再婚的時候,因為孔子沒有請他過去,所以樂歌就沒有過去。
孔鯉再婚時是很低調的,可能是怕方家有看法,才沒有張揚。畢竟!孔子與方基石同住一個村子上。還有!方忠、方恕在社會上都有一定地影響力。你才把人家的妹妹出妻給出了,你馬上又大辦婚事,是不是會讓人誤解、不高興呢?
拜祭完孔鯉,樂歌才與孔子見面。
作為老王子,孔子雖然不想見,可還是要見的。
“節哀!”
“嗚嗚!”
一番場面上的話之後,孔子就詢問起學堂方面的事。其實!一樣是客套話。學堂發生的變化,他是知道的。
“現在學堂有多少生源?”
“百十左右!”
“有多少先生?”
“五個固定的先生,其他先生都是我的兒孫……”
“還有周禮課麼?”孔子問道。
“有!”樂歌感覺出來了,孔子是要發作了。
“有?”孔子懷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