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國家而言,能夠建立一座現代化城市,便足以自傲。
但對於華國這樣地大物博的國家來說,即便是作為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的首都,也不過是幾座超一線城市之一。
十月中旬的傍晚還算不上寒冷,漫步在首都街頭的李亦,僅僅習慣性的披上了一件黑色風衣外套。
風衣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遮掩武器,比如可以用來裹屍;總而言之,是殺人越貨打家劫舍的必備良品。
不過,現在李亦在華國可是大大的良民,差點就被髮了榮譽證書的那種,所以一些不好的想法,還是暫且放下。
搖搖頭,將腦子裡的胡思亂想甩乾淨後,李亦快步進入一家路邊的蒼蠅館子。
在看了眼牆上的選單後,李亦隨口要了一份滷煮,然後便開始思索。
他此行來首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了解康瀾和華國共同對鋼果金投資的進度,以及下一步計劃執行的確切時間。
不得不說,對於康瀾,或者說對於新型生物技術,華國足夠重視,因此給足了康瀾優待。
像是海外基建投資這種事,只要不是太離譜的專案,華國都表示同意。
而相應的呢,康瀾則需要和華國共同在國內建立幾座研究所,康瀾以技術入股,享受一半的成果。
但由於康瀾本身的技術人員不足,尤其是核心技術人員,所以研究所的推進,是所有合作專案中最慢的。
好在華國表現出了足夠的耐心。
“嗯……但技術人員這一塊,還是要加快才行。”
吃著滷煮的李亦已經理清了思路。
接下來,將以康瀾的名義,和淡馬錫本土高校,以及華國一些高校,簽定一攬子定向培養計劃,完成人才上的補充。
優點是效率高,成本低,且數量充足。
畢竟華國大學生是眾所周知的牛馬,便宜好用不說,數量還管夠,而且基礎還紮實。
缺點呢,自然是和華國繫結太深。
在國際上,很容易讓康瀾打上華國標籤。
對於現階段而言,這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畢竟華國在國際上的形象,特別是在第三世界國家,形象尤其良好。
種田基建和搞錢,總比那些動不動顛覆政權搞制裁的國家要好的多。
在心中將這件事敲定過後,李亦便讓蜂后擬定一份檔案,同時發給了於朝軍和韓韋陽。
隨後,李亦結完賬,看了一眼夜色,邁步走向了那燈紅酒綠的街區。
李亦始終認為,要考察一座城市的經濟水準,那夜生活的豐富程度,絕對是一項重要指標。
……
當李亦對首都這座城市的夜生活進行“考察”時,三環路上的一幢高檔寫字樓中,韓韋陽正仔細檢視著剛剛收到的檔案。
片刻之後,韓韋陽揉著太陽穴,讓秘書叫來了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將。
“宇峰,這是總部剛剛發過來的,你先看看。”
韓韋陽將檔案交給王宇峰後,便端起一杯咖啡,走到落地窗前,俯視著下方的車水馬龍。
咖啡很提神,可即便是放了糖和牛奶,還是過於苦澀,不是韓韋陽所喜歡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