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康鴻飛頒發了“最佳員工獎”後,李亦第二天便乘坐航空公司的航班,飛回了國內。
為了留下出入境記錄,李亦沒有選擇駕駛夜鶯。
但夜鶯還是被他放在系統空間中,隨身攜帶。
從首都機場的貴賓通道走出後,李亦便看到了康瀾在國內的負責人韓韋陽。
見到李亦,韓韋陽立刻走了過來,他身後的幾個人,也連忙跟上。
“李董,您一路辛苦了,我已經為您安排好了住所。”
韓韋陽一邊說著,一邊引領著李亦坐上一輛黑色的豪華國產轎車。
而那些跟在韓韋陽身後的人,則上了另外一輛車。
當初於朝軍向李亦推薦前往華國的人選時,曾評價韓韋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才”。
自康瀾華國分公司成立後,韓韋陽不僅將各項合作條款和投資處理的井井有條,還迅速拉起了一支團隊,的確是能力出色。
不過即便如此,李亦目前還沒有把韓韋陽列為核心人員的想法,就更不用說拉入命運俱樂部了。
除非,韓韋陽能夠提供更大的價值,做出更多貢獻。
上了車之後,韓韋陽沒有立刻提及工作,而是說了說首都的風土人情,以及這段時間的感受。
另外,還向李亦講述了康瀾在國內引發的影響,尤其是在聲譽這一塊。
韓韋陽笑著道:“自從我們康瀾進入華國後,立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
“特別是在被美聯邦宣佈制裁後,我們對相應國家拒絕提供醫療服務,更是讓我們得到了支援。”
“當然,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但那些都是跳樑小醜,蹦躂不了幾下。”
華國是後發國家,因為體量大,潛力無窮,發展速度快,因此成為了美聯邦霸權主義的眼中釘、肉中刺。
特別是近幾年,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對抗越發激烈。
IT、半導體、軍工、食品醫藥……等等,其中大部分領域,美聯邦都遭到了極具威脅的挑戰,甚至一些領域已然被反超。
而康瀾的出現,讓華國頓時在生物醫藥領域,走在了美聯邦的前頭,成為世界領先,也因此康瀾備受華國相關部門的重視。
總而言之,目前的康瀾在華國,可謂如魚得水,混的開,吃得開。
韓韋陽還說道:“在這個月1號,也就是國慶的時候,我們和華國合作的第一家專門針對罕見病的試點醫院,已經在首都試運營了。”
說著,韓韋陽還早有準備的拿出了幾份紙質報紙。
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和康瀾有關,說的自然都是盡善盡美的好話,可謂廣受讚譽。
李亦的確饒有興趣的看了幾眼。
畢竟他以前上過最廣的是通緝令,哪像現在這麼光明正大的把名字寫在報紙上。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嗯……李亦沒想出什麼形容詞來,但卻感覺挺高興的,果然良民也有良民的好。
而見到李亦來了興致,韓韋陽又多說了些社會各界對康瀾的讚譽。
當提到有關部門甚至打算給李亦頒個榮譽獎時,韓韋陽並未注意到,李亦的神色微動。
“我後來給婉拒了,畢竟這個榮譽沒有什麼實質作用,反而還要跑來跑去的。”
韓韋陽還特意解釋道::“咱們康瀾秉持您的一貫作風,在這方面都比較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