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和張龍麾下的兩千四百多名華夏軍人,並排並列成長方形的行軍隊形,沿著宮嶺縣城內的街道奔跑。
街道兩邊的平民百姓們,紛紛發起了議論。
“看這架勢,像是要去打仗呀”
“一打戰,肯定要死人,真為他們捏一把汗。”
“我和你不一樣,我不為他們捏一把汗,我倒是為我自己捏一把汗,萬一,他們打輸了,日偽軍一路追擊殺入縣城內,我們的下場就慘了!日偽軍的兇殘我可是見識過的!兇殘如洪水猛獸!”
“但願,他們此次出征能旗開得勝!”
“我也希望,他們此次出征能打贏!”
……
軍人們沒有理會街邊群眾們的議論,而是繼續朝城門的方向奔跑,漸漸跑到了城門口。
不一會兒後,城門被開啟。
張龍和張龍身邊的數名親兵,行進在隊伍的最前面,頭一批跑出了城門。
兩千多名華夏軍人,緊隨其後,也陸陸續續跑出了城門。
城門內、城門外,跑步時發出的腳步聲不絕於耳。
很快,城門外的黑色泥土地上,便出現了一連串腳印。
隨著時間漸漸流逝,所有駐紮在宮嶺縣的華夏正規軍,都跑出了城門,接著,又朝三河村的方向跑去。
雖然,宮嶺縣城距離三河村有二十公里左右的距離,卻沒有一名華夏軍人覺得跑二十公里太消耗體力。
張龍麾下的軍人們,要麼就是長年累月搞體能訓練的百練老兵,要麼就是當過礦工的新兵,要麼就是從小生活在深山老林的關外八旗後裔,再要麼,就是選擇了從軍的武術家。
長年累月搞體能訓練的老兵,往往都有一身腱子肉,體力遠比一般人充沛,連續跑二十公里輕輕鬆鬆。
至於當兵前是礦工的這部分人,自年少時就開始以挖礦為生,敢從事挖礦這份工作的人,往往天生就比大部分人更強壯,再加上後天天天挖礦,練就了一身力氣,也具備輕輕鬆鬆跑二十公里的體力。
從軍前當過武術家的這部分人更不用說,當兵前天天練武,當兵後依然天天體能訓練,早就練出了強硬的脛骨和一身腱子肉,從未體驗過缺乏體力的感覺。
關外八旗的後代們,在當兵之前都是住在深山老林裡,需要和野獸搏鬥,需要每天翻山越嶺,體力不好的都活不到成年,能活到成年的這部分關外八旗後代,一個個肌肉發達、身強體壯,無論是耐力還是爆發力都遠超常人。
正是因為,張龍知道自己的部下們,一個個體力都很好,才敢率領他們急行軍二十公里前往戰場!
……
……
一個小時左右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