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礦場中開採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礦挖得深導致地下水湧出,那些浸泡在地下水中的毛料也被人俗稱為水料。
事實上,翡翠毛料一般都為山料,基本上都是從礦場挖出來的,鮮少有人能從河流中淘到毛料。
也由於這兩種分類界限不明含糊不清,導致很多人都分不清到底哪種料子才能稱為水料,因此這兩種毛料一般沒人細分。
其實,如果按照嚴格意義上來說,真正的水料,應該是指從河床底部泥沙中淘出來的毛料,這樣的毛料和山料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
山料的皮不像水料那麼厚,因為在開採的時候山料的石皮會逐漸脫落;
而水料因為沉在水底,會有泥沙附著,久而久之原本的石皮上會加上一層厚厚的泥沙。
相對山料來說,水料因為長年累月經受流水的沖刷,皮殼會顯得圓潤光滑些,很少有尖銳的稜角。
看到這兩個筐子裡放著的五六塊水料,霍思寧的臉上就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她用手輕輕探過去,覆蓋在其中一隻筐子的毛料上,開啟天眼,頓時一股水潤之意就映入眼簾。
果然是水料!
雖然這些毛料個頭都不大,但是絕對是老場口裡出來的好料子。
第一塊毛料裡面沒有翡翠,不過霍思寧心中還是忍不住嘖嘖感嘆。
水料果然要比山料有價值,因為長期浸在水裡的關係,即便裡面沒有翡翠,料子的內部還是水頭十足,這要是能切出翡翠,加上這樣的水頭,絕對是頂尖級的!
只是,連著探了好幾塊料子,裡面除了水頭十足之外,並沒有出現翡翠。
這讓霍思寧大為失望,她果然是對水料抱有過高的期待了麼?
霍思寧一邊想著,一邊將手緩緩探在了最後一塊毛料上。
那塊毛料大概只有十來公斤左右,水料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塊頭。
因為是從水裡掏出來的關係,所以一般的水料就是是多公斤左右,那些動輒上百公斤的毛料,沒有大型的水料開採機械,光憑人力根本不可能撈得上來。
這位農民老伯手裡的料子,一看就是手工從河灘裡挖出來的,所以霍思寧也不妄想它們能有多大的塊頭。
很快這塊不大的毛料就褪去了神秘的外衣,將其魅惑一般的嶄新內裡露在了霍思寧的面前。
待看清毛料的內部時,霍思寧就瞪大了眼睛。
她傻愣愣地看著那塊料子,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她所看到的情形了。
這是一塊通透無瑕的翡翠,因為長期浸潤在水中的關係,它的透明度極高,看起來就像是一塊純淨的水晶。
不,它比水晶更通透,這是一塊真正的玻璃種小無色,比霍思寧在之前的瑞麗公盤上賭到的那一塊更加純粹!
但是這並不是霍思寧驚訝的原因,最讓霍思寧感到吃驚的是這塊翡翠的中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