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了新收穫,霍思寧也不著急了,就這麼在明料區逛了大半天。
因為緬甸公盤上的毛料價格普遍偏高,所以霍思寧挑選毛料的時候也很有針對性,一般表象好的毛料價效比不夠高,她都是不會輕易出手。
她的目標,多是一些外殼表現很普通但是內裡卻有高翠的那種毛料,這樣的料子因為無人問津的關係,所以價格相對來說就要便宜上很多。
不過這樣的毛料並不多見,想要撿漏也沒那麼容易,一直忙活到五點公盤交易中心關門,霍思寧在明料區已經看了一大半的料子,但是她前前後後才買到了二十來塊毛料。
好在雖然料子不多,但都是好東西,裡面最差的也是高冰種,也算是不小的收貨了。
霍思寧心情不錯,將所有毛料交給庫巴去處理,出了賭盤交易中心,他們一行人在附近一家中式餐廳裡吃了晚飯便準備在街上逛一逛。
這個時候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天色已經黑了。
仰光的城市不像華夏國內,在國內的大城市裡面,即便是到了夜裡一兩點還是霓虹閃爍,但是仰光這邊的街上,到了晚上九點基本上就都熄燈歇業了,所以霍思寧他們在街上逛就發現,很多店鋪已經開始收攤打烊,就連商場也都關門了。
“這邊的人真奇怪,這麼早就關門歇業,有生意也不做了嗎?”
蘇青青有些敗興,頓時不高興地抱怨了一句。
霍思寧有些好笑,緬甸的時局動盪,夜裡治安肯定不好,所以緬甸人就養成了早早歇業打烊的“好習慣”。
每個國家都有獨屬於他們的民風民俗,這些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緬甸人如此,不過是因為過慣了亂世,所以才會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既然沒有什麼好逛的,幾人便準備打道回府。
就在這個時候,霍思寧他們轉到了一條巷子口,卻看到一個緬甸農民挑著一擔子的石頭正往巷子裡走去。
毛料?
藉著昏暗的街角燈光,霍思寧看到那緬甸農民竹筐裡放著的石頭,她禁不住一愣,下意識地就喚道:
“前面那位大叔,麻煩您等一下!”
那位緬甸農民剛開始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霍思寧是在喊他,等到霍思寧再喊第二遍的時候他才停下來,回過頭疑惑地看著霍思寧。
見那農民一臉疑惑的表情,霍思寧就知道,這位老大伯肯定是聽不懂漢語。
她不禁有些無奈,尷尬地看著那位老伯,伸出手指指了指他那兩個竹筐中的毛料,示意她要看看那些石頭。
雖然兩個人語言不通,不過霍思寧的手勢,那位老伯還是很快就看懂了。
他笑了笑,沿著巷子邊緣將兩個筐子放了下來,伸手示意霍思寧可以直接看。
霍思寧急忙湊了上去,扒拉開那個筐子上的繩索就往毛料上摸去。
這是水料?!
一摸到那些料子,她的心臟就是一跳,眼睛裡都放出了亮光。
翡翠毛料與和田玉一樣,有山料和水料之分,所謂山料就是透過山中礦脈開採出來的毛料,而水料則是從河水底挖掘出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