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曆史上,傳播最廣的排名,從第十名到第一名,分別是承影劍、純鈞劍、魚腸劍、莫邪劍、干將劍、龍泉劍、泰阿劍、赤霄劍、湛瀘劍、軒轅劍。
而既然提到了十大名劍,那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歐冶子。
歐冶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人,是古代鑄劍鼻祖,也是龍泉劍和湛盧劍的創始人。
歐冶子鑄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銅名劍,冠絕華夏。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爭霸戰爭中,顯示了無窮威力與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柄寶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為楚昭王鑄了三柄名劍,龍泉、泰阿、工布。
在這幾柄寶劍中,有五柄入選了華夏十大名劍,足可見歐冶子在青銅劍鑄造上的成就和技藝之高超。
在這十柄名劍之中,不得不提到的一柄劍,那就是龍泉劍。
傳說歐冶子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
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
當然,這都不過是傳說,後世人根據這些傳說,也曾仿造過很多柄龍泉劍,但誰也無法模仿出龍泉劍的十之一二,因為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整的描述出,真正的龍泉劍是什麼樣子。
然而,當銅鏽盡除,劍身籠罩的紫氣破劍而出,霍思寧才發現,這劍身上蘊含的紫色靈氣,竟然比她這一年多時間裡所接觸的任何古董上蘊含的紫氣都要濃烈。
錯金古篆,銳利刀鋒,再加上這濃厚的紫氣,握著這把散發著寒冷劍意的寶劍,霍思寧有一種非常強烈的直覺,這柄劍,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好難過的七星龍淵。
當然,在沒有得到肯定答案之前,霍思寧也只能在心裡想想,在這方面,周世濤是權威,當年越王勾踐劍從鄂北省江陵馬山5號楚墓出土的時候,周世濤就在現場,他應該對歐冶子的寶劍非常熟悉。
霍思寧沒有耽擱,將那劍重新用舊T恤胡亂捆綁起來,就忙不跌地打車趕往周家。
到了周家,還沒進門,霍思寧就和迎面走出來的季坤還有另外一個老頭撞了個正著。
“師妹?你從東洋回來了?”看到霍思寧,季坤很是高興。
霍思寧點了點頭:“回來辦點事兒,明天就走。”
霍思寧跟季坤打了個招呼,抬頭看了那老頭一眼,覺得有些眼熟,但是周世濤這兒經常會有圈子裡的人過來交流,所以霍思寧也並沒有在意。
倒是那老頭在看到霍思寧的時候有些意外,又轉眼看了霍思寧手中那個破落的長條布包裹一眼,忽然笑看著季坤:“看著樣子,霍小姐應該是又淘到什麼好東西了,不如一起進去看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