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也沒有錯,那玻璃櫃中放著的,正是一套完整的金縷玉衣!
看來這才是這次黑市拍賣的重點,這套金縷玉衣,應該就是季坤他們這次要找的東西!
因為霍思寧的座位在前排,所以距離玻璃櫃是最近的,只需要稍微抬頭,就能看到燈光下那套透著碧色輝光的金縷玉衣。
這套金縷玉衣由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以及鞋六個部分組成,整套玉衣由數千枚玉片拼湊並用金絲編綴而成。
霍思寧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這套玉衣的頭部有眼蓋、鼻塞,耳塞和口含,臉部上刻有眼耳口鼻的形象。
前片製成****寬廣、腹部鼓起的體型,後片的下端作出人體臀部的形狀。褲由左、右褲筒組成,也是各自分開的。
手部做成握拳狀,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狀。
從外觀上看,這個玉衣的形狀和人體幾乎一模一樣,完全是按照一個女人的身形模擬出來的,這麼乍一看,就好像這套金縷玉衣裡面真的裹著一個人一般,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
玉衣不比其他的玉器,一套玉衣,至少需要兩千多塊玉片和一千多克金絲才能夠拼湊出來,選用的材料和工藝都有嚴格的要求。
玉衣產自兩千年前的西漢,根據當時的生產水平,製作一套玉衣十分不容易。
首先需要先從遙遠的崑崙山選料,然後透過一道道工序把玉料加工成為數以千計的玉片,玉片要經過打磨鑽孔,大小形狀經過嚴密的設計和精緻加工之後,再用特製的絲線編綴而成。
則其中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是十分驚人的。
是以,在古代,玉衣不是一般人都能穿得起的,一般死後能穿上玉衣下葬的都是權貴人士。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在漢代,只有皇帝和高階貴族死後才有資格穿上,玉衣是穿戴著身份等級的象徵。
通常來說,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絲縷結,稱為“金縷玉衣”,而其他貴族則只能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線。這種玉匣指的就是現代我們所說的金縷玉衣。
漢代人迷信,他們認為玉是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究竟不會外洩,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用於喪葬的玉器在漢古玉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黑市拍賣是不允許拍照的,所以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靜靜地看著躺在玻璃櫃中的這套金縷玉衣。
霍思寧也著迷地看著,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右手,心中有一種想要開啟玻璃櫃,親手摸一摸這套玉衣的衝動。
“這是漢代墓穴裡剛剛出土的金縷玉衣,機會難得,各位老闆若是想看,請配合我們的工作人員佩戴手套。”
就在眾人沉醉其中的時候,洪四忽然又丟出了一個重磅炸彈,把整個屋子裡的人都炸翻了。
誰都知道,金縷玉衣的珍貴,目前我國漢墓出土的玉衣多為銀縷玉衣和銅縷玉衣,真正的金縷玉衣只在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子竇綰的墓中發現了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