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冬天也有菌子採,不過這種菌子我們這兒的人不愛吃。榆黃蘑,就是野生的金針菇,不知道你們嘗過沒有,柳家坳那山裡就有,要不我下午帶你們去採,另外碰碰運氣,說不定也能跟隔壁柳四嬸子那樣,採到松露呢。”
吳亞都好多年不在村裡呆了,一聽說採菌子,頓時就來了興致:“好啊,那我們吃過飯就去!”
霍思寧對這個什麼榆黃菇不怎麼感興趣,但對那柳家坳還是有些好奇的。
昨天夜裡她也跟著吳均他們進山祭拜吳父吳母了,但因為是大晚上的,山裡一片漆黑,她也沒顧上查探,所以英子提出帶她們去柳家坳採菌子,霍思寧自然是沒有異議的。
吃了飯歇了一會兒,一行人就朝著柳家坳那邊去了,吳均他們還想去墳冢那兒瞧瞧,順便看看如果到時候修墳的話,砂石和水泥都從哪兒運進去,怎麼走才比較方便。
吳亞是真的拎著個竹籃子就準備去採菌子了,但霍思寧卻有些心不在焉。
她覺得她腦子裡似乎靈光乍現,但是再細想卻完全想不起來了,所以到了山裡之後,她就到處東張西望,壓根就沒去注意腳下到底有沒有菌子。
不過這東張西望的,她倒是也看出點問題來了。
這柳家坳的山裡面,生長的絕大多數都是松樹,而且一看這些樹就有些年頭了,很多樹甚至一個人都環抱不過來。
而松茸、松露這兩種珍稀名貴的食用菌類,都是生長在松樹、橡樹之類的樹林裡,而且是在樹根底下著絲生長。
只是相比之下,松露的位置更深,一般在離地表30到40厘米的地方,而且兩者的採摘期也不一樣,松茸在夏季的七八月,而松露則在冬季的十月到十二月份。
所以這柳家坳能夠長出松茸和松露來,並不算稀奇,因為這兒的確是適合這兩種菌根真菌的生長。
霍思寧望著那邊喜滋滋地採著榆黃蘑的吳亞,又看看正在每一株松樹底下扒著土層,試圖碰運氣找到松露的英子,心裡那種奇怪的念頭卻是愈發強烈起來。
偏偏在這個時候,英子找了不知道多少株松樹,也沒能找到她想要找的松露,有些鬱悶同時也有些洩氣地坐在了一株松樹底下。
那邊牛牛和皮皮見狀,忙湊了過來,望著他們的媽媽,好奇地問道:
“媽媽,你找到松露了嗎?”
英子癟了癟嘴,不太高興地道:“沒有呢,哪那麼容易找得到啊,這玩意兒又不是大白菜,到處都長著。”
牛牛和皮皮頓時有些失望,年紀比較小的皮皮有些天真的說道:
“要是能種松露就好了,那咱們就能採到好多好多啦。”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