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松露作為世界珍味只王,價格貴如黃金,卻是供不應求,因此成為了全球各大高檔酒店、餐廳內大廚們翹首以盼爭相搶購的上乘食材。
而松露獨特的氣味兒,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種食材可以取代,而且無法進行人工種植,只有靠對松露味覺有奇特感應的母豬或者嗅覺靈敏的獵犬才能夠挖掘到。
松露在全世界都有出產,品種多大數十個,主要產區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克羅埃西亞,其中以法國產的黑松露和義大利產的白松露最為高檔,價格也最為昂貴。
法國人用麝香、***和經年未洗的床單味來形容松露所散發出的複合芬芳,那是一種誘發人類原始衝動、***的味道,但說實在的,霍思寧嘗過鬆露的味道,她作為一個巴蜀人,還真不太喜歡。
但是每年秋冬,松露都是西餐忠實愛好者和擺闊氣顯排場者趨之若鶩的食材,一塊貌不驚人的小塊菌就能做到身價驚人,有錢都未必能夠品嚐得到。
正是因為松露產量少,運輸和保鮮都極其困難,又不能人工種植,所以這種菜餚的銷售期每年都不過短短的幾周時間。
可以說,全世界將松露這種美食吃出了極致,相比起用松露來填飽肚子,這顆蘑菇,其實更多的已經升級為了一種精神體驗。
相比起松露自身更重要的,還是想用松露時的那種心態。
當然,霍思寧的關注焦點並不在享受松露的那種感覺上,她感到意外的,是她沒有想到,在漯化縣柳家村這兒,居然還能挖掘到松露。
但是她轉念一想,又覺得自己這樣大驚小怪的實在是有些孤陋寡聞。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呢,這裡是大禮,但是這兒地處偏僻,到處都是山巒,環境完全沒有遭到汙染破壞,而且和香格里拉同出一個緯度,無論是環境還是氣候,都絕對是出產松露松茸這些極品美菌的最佳地點。
只是,這確實是霍思寧沒有想到的,她在聽到英子說起這附近能採摘到這麼多菌類的時候,腦子裡就有一個念頭閃過,等到她想抓住的時候,卻又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她吃著眼前碟子裡的雞樅,好奇地問道:
“英子姐,你們這兒的人,有多少人採摘菌類為生啊?”
英子聞言笑道:“這個為生還是有點困難的,野生菌類採摘哪能靠得住,都是靠天吃飯呢,所以基本上只有村裡面沒工作的婦人忙裡偷閒才會去山裡採摘這個,一般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
“像我說的雞樅啊松茸啊松露啊這些品種的菌類確實價格高,但是一年也未必能採到幾斤,像我今年累死累活採了三個月,也不過就得了幾千塊的收入而已,想要以這個為生,只怕一家子人都得餓肚子了。”
霍思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好氣問道:
“那你們這些菌子都是在哪兒採來的?要走很遠嗎?”
英子搖頭道:“那倒不用,別的山我們也不熟,我基本上就是在柳家坳那邊,那兒土地肥沃,樹木也茂盛,每年都能長出一茬又一茬的菌子來,村裡人都在那一帶採。”
說到這兒,英子見霍思寧似乎對這些山裡的菌子很感興趣的樣子,忍不住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