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吶和探魚器的價差也很大。
王浩給他們找的是一套二手聲吶,最大探測距離9500米,要二十幾萬。
林新海漁船用的聲吶,最大探測距離也就兩千多米。不過這玩意不適合安裝小船上面……
聲吶可以找到魚群,但很難辨別魚群數量。觀察魚群數量,就要靠經驗了。
但這些東西陳遠他們用不到,就擬定了一個單子交給王浩。
這是一個採購單,一些遙控聲吶裝置,也就是遙控魚探。這種遙控魚探也是一種聲吶,近距離聲吶,可以從畫面感讀辨別魚群數量。
聲吶可以找魚,但是如果僅僅依靠聲吶,在茫茫的大海上找到大魚群,那也就是瞎貓碰見了死耗子。
探測距離9500米的聲吶,那就已經很大了。可是在大海上,這點距離實在算不得什麼。
這次出海林新海是投入血本了,買了一張全新的金槍魚圍網,這是要幹大事。
陳遠和周升看了林新海準備的裝置,就去了釣魚艇,將釣魚艇上的冰櫃拆了下來。
“穩定儀拆不拆?”陳遠說:“跑南海,要多帶一些油。”
“別了吧。海上浪大,沒有穩定儀,這麼小的一艘船上,晚上就別想睡覺了。”周升趕緊阻止了陳遠。
在船廠忙活到晚上,然後去林新海家吃了飯,他拿出了這次的出海人員配置。
“師父……”周升看著陳遠,喊道:“你的金槍魚圍網,多大?”
“長度1700米,高度270米,總共26節。”
“多重?”
“21噸。”
陳遠撓了撓頭:“才21噸?”
“能節省重量的地方就節省了,一張漁網那麼貴,我這可是下血本了。這要是找不到金槍魚群,我在島上要被笑話一整年。”
陳遠嘿嘿笑了笑:“你買金槍魚圍網都不跟我說一聲。講真,就您的漁船,圍金槍魚……夠嗆。”
“你們不會幫著趕魚啊。”林新海翻著白眼。
陳遠臉皮輕輕抽搐:“用毛線來趕……就您的兩艘衝鋒舟,我也是服氣了。”
“你個吊毛,什麼口氣跟師父說話呢。”林新海不高興了。
“真不是我說……您的漁船馬力太小了,下網都費勁。對了,船員都是熟練工吧?”陳遠道。
“都是熟練工,老漁民了。”
這次出海,兩艘38.7米的大漁船,輔助船,陳遠他們的這艘釣魚艇……再加上兩個衝鋒舟。衝鋒舟長度7.6米,配備兩臺60匹馬力的船外機……
看到這個配置的陳遠是頭皮發麻。
林新海的漁船,以往主要圍沙丁魚,以及用燈光來圍網。
這一次,陳遠和周升給了林新海勇氣,他都不跟陳遠他們商量的,自己買了一張金槍魚圍網回來。
金槍魚圍網很大,價格也昂貴,一張網就要幾十萬元。
“那麼大的網,你的船能不能放下哦。”周升也說。
“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