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便順便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其實也很簡單。這光嘛,是可以進行反射的,那弄多幾面鏡子進行反射,這問題不就解決了。
很快……李重便加班加點地把對實驗裝置的要求給寫了下來。接下來……那就是工匠要去解決的事了。
所以說……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定的生產力作為基礎。假使今天的李重不是公主府駙馬,衣食無憂,那這實驗根本做不了。
這也就不難怪,為什麼像牛頓這些人,一個個不是貴族,就是繼承了家裡的大農場。
只有閒著蛋疼的人,才會去研究這些對吃喝絲毫沒有作用的東西。……幾天後……張遂也並沒有讓李重失望。
很快就把這測量光速的原理給捋清楚了。不過怎麼說呢。可能是李重的悟性差了點。
跟他一跟張遂講,張遂立刻就能理解他不同。李重這邊的話……只能說,他還得再琢磨琢磨。
即便是對方已經跟自己說了答桉了。李重看看張遂,張遂也目光天真地看著他。
此時此刻,李重便不由得一邊捋著鬍鬚,一邊裝作澹定地想——這人與人的差距,有時候是真的感覺有點大。
他是那種考試最多隻能考八十分的人,也算是勉強夠得上是優秀,能上個排名稍弱一點的重本,而張遂則是那種他考了一百分,那是因為卷面上就只有一百分。
不過……說實話,李重其實也很高興。因為……即便是在李淳風的身上,他都沒有這種感覺。
那也就是說,張遂可能比李淳風都還要厲害。當然!李重也不是說要貶低李淳風,事實上,李淳風對大唐算學的發展,還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
李淳風只是沒有生在一個好的時代,早早就去世了,要是他現在還活著,李重相信,李淳風也一樣能夠計算出光速。
放下張遂的驗算過程,李重接下來便道:“實驗用的東西已經在讓人準備了,不過,我又稍稍地升級了一下。你再看看怎麼算。”然後……李重便又給了張遂一個新的測量光速的辦法。
雖說張遂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過,其實跟前面的方法是類似的,只能說道理完全相同,那這對張遂來說,自然也不是什麼難事。
大概是過了一個月吧。在經過工匠以及張遂、李重一群人的一番搗鼓之下,很快,這測量的資料以及光的速度的資料也是很快就被算了出來。
大概是每秒約九千萬丈。然後很快,這實驗報告也就被髮表到了科學報上。
這主要的編寫人,還是寫張遂吧,所以,也是可以看到,在作者一欄,張遂的名字還要排在李重的名字的後面。
而大唐所有人在看到了這個以後,也是對這的驚訝,好像更多於對光速測量的驚訝。
畢竟……這丫的到底是誰啊?竟然能跟李重的名字排在一起,而且,還要排在李重名字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