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石,雖然以前並不瞭解,可是透過這次談話,周南還是放心的。李石可以說是燕雲一地的漢人中上層人士的代表,有學問,中過狀元,做官做到翰林,眼看著大遼亡國,又一心想著能恢復安定局勢。
周南明白,在燕雲一地的漢人,已經被胡化的漢人,精通騎射,胡服左衽。可以說他們既不同於大宋的漢人,也不同於契丹人。因為大宋和遼國都不是真正的認同和接納他們,所以這些漢人唯有死守燕雲故土,以保護自己的生息的家園和宗族。誰能保住他們的家園和在燕雲一地的利益,他們便擁戴誰。
這一點,正是周南有信心完整收復燕京一帶和平州路的原因。
在燕京一帶的契丹人,除了燕京,已經無家可歸了,又有公主餘里衍執掌燕京,這些契丹人當然也會完全擁戴公主。
燕雲之地的漢人和契丹人,便是支援周南坐擁燕京、庇護一方的計劃的兩大力量。
李石請纓去說服城外平州軍另外三路大軍的主將,周南當然同意。張覺已死,連軍師都已經投到他手下了,這些領兵幾千人的武將還能有什麼作為?打,明顯是打不過萬勝軍;跑,能跑到哪裡?要是想跑到別處,佔據一座城池,與萬勝軍抗衡,那也要先想想能不能抵擋得住萬勝軍的神車和炸箭。若說城外三路平州軍聯合起來,抗衡萬勝軍,那也得他們自己中間有人能得到其餘人的擁戴——恐怕他們自己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任誰也能想明白,現在唯有等著萬勝軍收編才是出路。
馬方宇便是如此。最開始他是隨同張覺、李石駐守玉田城的,直到昨天張覺下令,這才起兵跟著張覺直撲遵化城。張覺帶著親軍就去了東面李佩的營地,在那裡住了下來,直到今天被萬勝軍的人用炸箭炸死。
想起來馬方宇心裡還有些感激張覺:如果張覺就住在他的營地中,那說不定自己跟著就被炸死了。聽說萬勝軍的炸箭竟然在地上震出了幾個大坑來,如此威力,豈不是身邊的人也跟著遭殃了嗎?
昨天夜裡萬勝軍用神車投下來的勸降書他也看到了,最開始他並不在意:三萬大軍圍困一座土城,城內外無援軍,內缺糧草,不過是支援的時間長短的問題。
可是才只半日,他這裡便有士兵來報告,說是節度使被炸死在東面李將軍的營地上,據說被炸的身首異處,慘不忍睹。他又細問之下,才知道張覺時給萬勝軍的人乘著神車飄飛到大帳上方,先施放火箭,將張覺逼出,再一齊施放炸箭,一舉炸死張覺——聽說當初萬勝軍的周南九支炸箭便炸開了燕京城的丹鳳門城門。不必說九支了,就是兩支炸箭,想想是何等威力?
馬方宇一個人在帳中呆坐著,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萬勝軍倒是沒有派來兵ma le令他投降,若說萬勝軍敢出兵來剿殺他,他相信萬勝軍不會做如此逼人做反的蠢事。
逃吧,燕京一帶可都是萬勝軍的地盤,平州又地方狹小,實在沒處躲藏;打吧,要打也是等別人先動手;像狄莊那般投降吧,又實在心有不甘,他手下也有兩千騎軍,兵強馬壯,甚得張覺依賴,要不然也不會將他留在身邊,最後才讓他出兵圍城。要是投降了,只怕萬勝軍要將他手下兵馬收去,最多給他一兩千人馬玩兒。
正在胡思亂想,忽然有士兵進來,手拿一張書箋,遞給他道:“是城內的萬勝軍派人送來的,放到營地外不遠處就走了。”
馬方宇接過來,見上面黑墨小楷寫著兩行字:今請馬將軍酉時初到城西李將軍帳中一見,願與馬將軍、李將軍、城北張將軍共議去留之事。下面有李石和狄莊二人的畫押簽名。
馬方宇知道李石今天也給萬勝軍抓了起來,想必也和狄莊一樣,投降了萬勝軍。既然是在城西李車的營中,自己就不用帶多少兵馬了,遵化城四面的營寨本來幾乎都是相連的,只有大約三、四十丈的空檔。只是今天午時張覺被炸死後,萬勝軍隨後便將東面的李佩的人馬押到了東面城牆下看守了起來,東面的營寨便沒有了。
李石和狄莊二人既是要去李車的大營去,一定也不會帶多少人,否則,李車也不會隨意答應李石和狄莊進去。
想到這裡,馬方宇叫過人來,問了一下,知道很快就到酉時了。“還挺急,也不知要如何安置老子。”馬方宇自言自語地說道,讓帳外的親軍為自己披掛整齊,帶上一隊親軍,向城西李車的大營中趕去。
等到了李車營中,張鈞已經來了,正和李車二人在說著話,馬方宇和李車平日裡脾性相合,常在一起玩樂,張鈞比他二人略年長些,而且張鈞很有城府,做事常不露聲色,出其不意,所以馬方宇不是很願意和張鈞打交道。只不過今日情形特別,兔死狐悲,三人只得一起等候,看萬勝軍如何處置他們,也好一起商議個對策。
不大一會兒,李石和狄莊二人便準時來到李車大營,二人過人只是帶了幾個隨從,並無兵馬相隨。馬方宇等人這才放心,與李石、狄莊都是舊人,也不生分,三人一起將李石、狄莊迎了進去。
賓主坐定之後,先說到張覺之死,五人不免又是一陣哀嘆。隨後李石首先說道:“諸位,李某與萬勝軍周將軍深談一番,周將軍乃是寬厚仁愛之人,我等得遇明主,亂世之中,也算是福分。”
馬方宇對這個開場白不感興趣,直接開口問道:“不知那萬勝軍要如何接納我們?煩請李翰林給我們說說,也好讓我們幾人心安。”
“是啊!周將軍人雖寬厚,可是也要顧念我手下五千兵馬日後出路啊!”李車也幫著馬方宇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說吧,”李石說道,“從大軍中揀選一二精幹之士,編入萬勝軍,諸位可在萬勝軍中擔任將官之職,也可到州縣中擔任守備一職,負責州縣守衛和治安之責。”
“那挑剩下的兵馬呢?”馬方宇問道。
“上繳兵甲、戰馬,解甲歸田。”李石直言道。
“原來就是要奪我們的兵馬啊!還要給他做守備,給他抓強盜街痞!”馬方宇不滿地高聲叫道,說著就要站起來,卻看到坐在他對面的張鈞正向他暗中使眼色,意思讓他先坐下。馬方宇自然明白現在張鈞和他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便嘟囔著坐了下來。
“守備一職,職權也已不小了,已經是刺史一級了。手下盡有兩三千人馬,又不必上陣廝殺。”李石溫言勸道。
“我等自然知道李翰林是為我等謀個出路,若能不必打仗,又能是朝廷命官,誰願意上陣廝殺?只是我等手下都有將官,這樣吧,我等現在就回去,勸說各自將官,歸順朝廷,也好為子孫謀個家身。若是不願意歸順朝廷的,就乾脆滾他孃的!”張鈞笑著對李石說道。
“那就有勞諸位了。我與狄將軍明日午時還來這裡,與諸位相見。”李石見張鈞自己願意歸順,又說回營讓手下將官也歸順朝廷,便與狄莊一起告辭回去。
“李翰林既然要回城,那我這裡也馬上回營。”張鈞忙也站了起來,與李石一起出了營帳,也不與李車、馬方宇說話,徑直走了。
馬方宇也只得與李車告辭,回自己大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