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祖皇帝陛下建立的稅收邏輯,也確實是盧蔭溥說的更加的合理。
個人的資產,要皇帝和朝廷認可,才能得到保護。
得到保護的條件,就是拿出一部分作為稅收,上交給朝廷。
每一次資產所有權變更,都要朝廷認可,這次交易才能得到保護和承認。
所以所有的交易,所有的產權變更,理論上都要交稅。
只是對於繼承和直系親屬獲贈的稅,被主要官員用大明的倫理道德堵住了。
現在倫理道德建立的這堵牆,被姑蘇錢莊事件給捅了個大洞。
那就沒辦法再阻止朝廷在這個方面收稅了。
所以單純的在這個邏輯上,大家就沒辦法繼續反對交這個稅了。
如果是面對普通人,甚至是同級別的人,他們還能無理取鬧,邏輯上辯不過,死不承認別人也拿自己沒有辦法。
但是面對皇帝的時候卻不行,誰無理取鬧那就別當這個官了。
現場大部分人員,聽到這裡的時候,也都是變得愁苦起來。
三三兩兩的低聲跟身邊的人議論,這件事情後續應該怎麼收場。
汪廷珍努力的喘了兩口氣,也不去跟盧蔭溥對噴,直接轉向了皇帝說:
“陛下,這次修訂律法的目的,是堵上現有的稅收漏洞。
“這次發現的商人逃稅的手段,涉及到了多個不同關係的人之間的免稅贈予。
“父子之間的贈予,夫妻之間的贈予,以及父女之間的反向贈予。
“我們只要將其中一個部分斬斷,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了。
“父子之間的贈予無法避免,但是夫妻之間的贈予是可以避免的,父女之間的反向贈予也是可以避免的。
“已經結婚的男女之間,專門區分兩人的財產歸屬,是沒有意義的。
“已經出嫁的女子,也不能將夫家資產轉給父親。
“我們只需要禁止父親直接將資產轉給兒媳婦,禁止已婚女子將資產轉給父母,就能避免這個稅收漏洞了。
“我們不需要對所有親屬之間的資產所有權變更徵稅。”
在邏輯上辯不過,那就只能回去找解決方法了。
只是這個方法找的著實不是很合理。
盧蔭溥反正已經站在皇帝一邊了,毫不猶豫的再次直接反問:
“夫妻間的資產歸屬沒有意義?那離婚的時候怎麼辦?
“你難道就沒有去了解過,太上皇已經發現了有商人透過結婚和離婚來轉移資產了嗎?
“對於很多人而言,人倫道德的大義已經不存在了。
“只要有能夠避稅的方法,他們就會想辦法去鑽,現在沒有他們也會去找新的。
“真正根治的方法就是收稅。
“對任何形式的資產所有權變更收稅,將任何可能存在的漏洞全堵死。
“關鍵是,道德倫理都已經不存在了,為什麼還要免稅?”
盧蔭溥還是抓根基,親屬之間的資產贈予免稅,出發點就是傳統道德倫理。
這幫人已經不把傳統道德倫理當回事了,為什麼還要免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