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出於對下屬的信任,他下意識偏向了傑克李彙報的——教育、救濟金。
“既然你們認為,是這兩方面……你們做的方案,是怎麼樣的?”
“我的目的,是透過我們基金會的行動,抵消關祖在這些地區的居民支援,讓這些居民轉而支援我們長江實業!”
傑克李一喜,
撈錢的大專案來了!
“老闆,方案我們已經做好了!”
“首先……”
吧啦吧啦~~~
傑克李開始彙報了起來,方案都是一些‘加大慈善力度’、‘搶奪慈善資源’、‘讓關祖無路可走’……之類的。
……
……
港島新光戲院,
查先生戴著帽子,如同普通人一樣,一樣隱沒在人群中,坐在戲院裡,裡默默等待《梁祝》的開場,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根據法院傳票,明天他將會去法院聽審,他是被告,關祖是原告。
今天他心血來潮,想來聽他喜歡的戲曲。
而他的旁邊,是後世著名的空殼公司·空手套白狼的於先生。
於先生的年紀,跟查先生的大兒子一模一樣大,這個大兒子天分極高,很得查先生喜歡,結果大兒子最後還是抑鬱自殺身亡。
“義父,我讓朋友從深圳帶來了三斤大閘蟹,已經送去半島酒店了,等下我們看完《梁祝》之後,就過去吃你最愛吃的大閘蟹。”旁邊的於先生,十分貼心地說道。
“好。”
查先生非常開心。
今年他已經67歲了,感覺精力大不如從前。
在前年,也就是1989年的時候,查先生在《明報》年會的時候,宣佈有意出售《明報》,訊息一出,就有十多個財團上門想要接盤,比如英國報業大亨麥士維、港島首富李老闆、澳籍傳媒大王、《南華早報》大股東梅鐸……
但是,查先生都不滿意。
他賣《明報》,並不為多少錢,他只想找一個接班人。
在過去大約10年中,他一直在尋求一個聰明能幹、熱心新聞事業、誠懇努力的年輕人,可以將《明報》交託給他。
然後,他遇到了跟他大兒子一樣年紀的於先生。
於先生花了很多時間陪查先生看戲、食大閘蟹,又不時大談辦報理想,令查先生老人家十分開心。
甚至,查先生還在某公眾場合誇讚於先生:“如果不是我運氣好,不會遇到他這樣似乎度身訂做的、比我所想象、所要求更加精彩的人才。”
可見,查先生對於先生這個「預」接班人是多麼的喜歡。
如果沒有關祖出現,查先生會在1992年的時候被於先生蛇吞象的形式,以1.3億收購4億股份,同時剩下6億股份查先生還允許於先生分批收購。
可見,哄好一個老人,好處很大。
2個小時後,
《梁祝》看完了。
查先生看完之後,顯得有點激動,他很喜歡這部戲。
情緒緩和之後,在於先生攙扶下,查先生出了戲院,坐著車去了半島酒店,吃他想喜歡吃的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