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崢雖百般不願意,但目前沒有其他好法子,只得將就了,他後來哀尤氏按小離外賣小包上的樣子,繡了四面藍底紅字的小旗,掛在車頭上,如此,每次送餐,人們遠遠就能看見梅記二字在風中招展。
杜櫻一直陪著病重的杜梅,如今回來杜家溝,鹽水鴨自然做不成了,現下只有做鴨餚的廚子還在,董昌便做主將那處小門面隔了一半改做了廚房,只做外賣,不做堂食。
胖廚子寫了一封信,將梅記的變故告訴遠在徽州的宋玖,等他接了信,風風火火趕來的時候,大半個月都過去了,那時的杜梅已經回到杜家溝休養。
巡京營和寧州府衙結束了對梅記現場的勘驗,人手撤走時,沈章華交割給宋玖,面對燒燬嚴重的酒樓,杜梅不在,宋玖只能和葉丹商量,最終,兩人決定拆樓重建,林岱將藏在三樓閣樓裡的字畫古琴棋子和玉石珍玩,悉數取了出來。
重建梅記是筆不小的開支,葉丹的落梅軒生意在江陵城如火如荼,春夏兩季內衣和定製外裳火爆持續,每日進項大的驚人,錢早已賺的盆滿缽溢,杜梅的分紅甚至和梅記一般多。
因著梅記生意火爆,宋玖的分紅也水漲船高,他雖遠在徽州,但杜梅每月都會讓林岱將分紅的錢,以他的名義單開戶頭存在萬隆錢莊。
宋家在徽州的家族產業有宋遠山背後支撐,宋玖慢慢將十幾家瀕臨倒閉的商行酒樓管上了正軌,一天天誠信經營,填補了之前的虧空,開始賺錢。故而,此時的宋玖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留在江陵城操持梅記的事情。
葉丹請來天禪寺的法師,在梅記廢墟開壇做了七天法會,除邪降魔。之後,便動手拆樓重建。
梅記外賣在事發三天後,重新出現在大街上,梅記人都憋著一股氣,為自個,為杜梅,他們做事個個用心,眼見著梅記酒樓一天一個樣地拔地而起,心裡更有了盼頭。
他們活得如同鄉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蒲草,堅韌而頑強,經歷了梅記被毀的磨難,並沒有讓他們樹倒猢猻散,反而比之前更團結也更信任同伴。
這樣的結局實在出乎楚霑的意料,特別是梅記酒樓,竟然在杜梅倒下後,再次得以花鉅款重建,一日日以全新的面貌矗立在世人面前。
他氣憤,惱怒,也更加瘋狂,肆無忌憚!
就在十多天前,御街上的香滿樓突然改做了眉記酒樓,街面上一下子多了十多個青衣小童,個個揹著小包,手裡拿著選單,滿大街喊著“眉記外賣,好吃又便宜!”
這完全是抄襲杜梅的外賣形式,而且還大搞低價競爭,最可惡的是,這個眉記外賣和梅記外賣,音同字不同,而且很多菜品的名字也大差不差。
各家出來點菜的丫鬟婆子,哪裡想到有人渾水摸魚,聽著聲就招呼小童到跟前來,那選單做得和梅記的很像,僕人們並不細辨到底是眉記還是梅記,自管囫圇點了,交差了事。
而那些菜的口味與梅記的菜餚相比差了太多,僕人們根本不會肯承認是自個弄錯了,食客們自然是埋怨梅記,大掌櫃出了事,菜也做不好了,漸漸的,點菜的越來越少。
眉記不僅模仿梅記菜餚,柏生還用盡手段,脅迫威逼原本和梅記合作的酒館飯莊,轉投到眉記外賣來,那些商家畏懼蜀王府的權勢,只能違心答應。
如此一來,竟連春江飯館的張三娘也轉投到眉記去了,梅記外賣只剩梅記自個不多的訂單和醉仙樓的菜餚,外賣的生意一落千丈,入不敷出,如今已經到了要往裡面貼錢維持的狀態。
宋玖跑斷了腿去和原來的商家商榷,可對方不是推諉,就是不見,無奈的宋玖本打算降價和眉記對抗,可醉仙樓是百年老店,喬守正堅決不肯,葉丹為了維護梅記鴨餚的品質和聲譽也不贊成降價。
現下,酒樓尚未造好,梅記只有外賣這一個進項,而這唯一的經濟來源,扣除菜餚成本,廚子夥計的工錢,剩下的都搭在外賣裡頭了,如今的梅記外賣已成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
宋玖日日焦心,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好法子,所謂開源節流,既然梅記外賣哪怕貼錢也必須存在,那就得開闢新的經濟來源,彌補虧空。
杜梅不在,鴨餚已經很久沒有推出新菜,宋玖能想到的就是關門歇業的梅記熟食店,因為鴨滷味除了杜梅,還有杜櫻會做,所以,今日他才哀葉丹同來。
葉丹講完這些,宋玖帶著哭腔,看著睡著不動的人說:“梅子,你快醒醒吧,梅記沒有你,不行的!”
“嚶……”床上的人突然發出一聲如同蚊吟的哼聲。
“梅兒!”
“阿梅!”
“梅子!”
……
那聲音雖低,卻似天外梵音,眾人驚喜地呼喚,楚霖更是情不自禁地一下撲到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