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和杜梅姐妹高高興興地回了杜家溝,有了豆渣,鴨食的問題緩解了一二。
杜梅趁著空閒,看了看那張在鎮上撿到的小報。
據小報載:這潘又安明面上是青州商人,暗地裡卻是赤霞山莊的十二護法之一,專門負責為山莊斂財。他除了副好皮相,並無半點功夫,莊上人送外號:玉面財神。
燕王奉旨到青州賑災,查實了赤霞山莊為害鄉里,欺行霸市的惡行,遂帶兵一舉踏平了老巢。
這十二護法中~功夫高強的五大金剛,不知何故已失蹤多時。江湖傳言,說是為莊主的兒女親家徽州知府報仇去了,卻不料一去如泥牛入海,全沒了訊息。
其他人等俱不堪一擊,除了詭計多端的醫毒雙煞趁亂逃走外,其他四個連同赤霞山莊莊主一家,全被驍勇的將士活捉了。現已被押解回江陵城,關入刑部大牢候審。
特別要提的就是這玉面財神,燕王平亂時,他恰不在山莊。因為犯了事,僥倖逃脫了青州知府捉拿,遠遁不知了去向。
燕王便命人將醫毒雙煞和玉面財神畫影圖形,向各郡縣釋出捉拿文書。
話說潘又安一點不知道青州的事,還在江陵城轄區內,鬧出逼迫良家婦女的醜聞。被燕王麾下巡京營來了個甕中捉鱉,下了大牢。
還真應了那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個慫貨,不待大刑伺候,立時什麼都招供畫押,只等秋後斬立決了。
杜梅通篇看了,不懂什麼燕王剿匪,赤霞山莊啥的,就知道一點,這潘又安犯了國法,必是活不過中秋節了。她心裡長出了一口惡氣。
翻開另一面,小報上說的是大理寺少卿蘇默天破了燕王遇刺案,機智神勇,得了京中豪門大族青眼,提親的把門檻都踩破了。
杜梅看著,不由輕笑起來,這小報竟然如個婦人般愛講八卦。
又見小報下端有一行更小的字:中書令大公子宋少淮,為風流更添豔筆。豪擲千金贖紅牌鳳仙,於清河縣另購別院金屋藏嬌。
杜梅見宋少淮名字熟悉,想起那日送人犯來時,縣丞恭維的表情,那便就是他了。瞧這德行,果然是個敗家子,杜梅心中暗想。
其他還有誰家姨娘為了爭寵,畫出了驚世駭俗的妖豔妝容。還有誰家嫡子欺壓庶子,不許染指家族生意。如此等等,雜七雜八,不一而足。
杜梅看得腦殼疼,便把小報扔進了灶膛。這有錢人家過的啥日子,好吃好喝的,還變著法,鬥得死去活來的。
過了清明,天氣日日晴朗,鴨子已經長齊了羽毛,身量骨架差不多長好了,它們在鴨棚裡都快擠不下了。
這日杜梅姐妹幫老頭做了飯,趁著風和日麗,便把鴨子趕了出來,杜櫻提著食盆一路領,大白搖搖擺擺地打頭走,後面百多隻鴨嘎嘎跟著。
杜桃和杜桂手上拿著綁著紅布條的細竹竿兩邊護著,不讓鴨子亂跑,丟了,杜梅和黑妞斷後,防止弱鴨掉隊。這架勢看著頗為壯觀,引得村裡人眼熱地駐足觀望。
“梅子家養這麼多鴨子!”一個婦人羨慕地說。
“見過放牛放騾子的,難道還有放鴨子?呵呵”一個小媳婦掩口笑著說。
“俗話講,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家裡沒個男人拿主意怎麼行?小梅子再能幹,還是個孩子,許氏也不管管,這就是瞎折騰!”一個老太咂嘴說。
“可不是,鴨子是直腸子的貨,上面吃,下面拉,養這麼多,看著吧,有她們哭的時候。”另一個女人翻了個白眼。
“我看你是眼紅吧,她家分家,得了不少糧食呢。”一個女人一邊納鞋底一邊譏笑道。
“要我說,分家那點糧,該好好留著給人吃,這馬上青黃不接了,哪家有餘糧喂牲口雞鴨呢。”一個老頭搖搖頭說。
方氏挎著個竹籃正要到二房去,聽見她們聚在一處說杜梅的閒話,立時虎著臉說:“你們都把族長的話當耳旁風呢,左耳進右耳出!”
這幾個女人一聽,相互瞅瞅,連連說:“我們沒說什麼,沒什麼。”便各自收拾東西散去了。
許氏正在院裡繡絲帕,見方氏來了,忙開了院門,讓她進來。
“二嫂,你快幫我看,這對鴛鴦的眼睛,我總繡不好。”方氏拿出竹籃裡的喜被。
“我來試試。”許氏放下手中自己的活。
她接過針,在絲線裡選出了幾種,蘭指輕拈,絲線穿插,一會兒工夫,兩隻活靈活現的眼睛便出現在紅綢上。
“哇,二嫂,你真太厲害了!”方氏盯著看,讚歎道。
明明許氏用的都是她的針線,繡法也是教過她的,為什麼她一下就繡出了眼睛的靈動傳神來了?
許氏抿唇不語,只是笑笑。
“二嫂,這是我昨兒蒸的白麵饅頭,送你幾個。”方氏不好意思總來麻煩許氏,便想送點吃食作為答謝。
“這怎麼使的?不過是順手的事罷了。”許氏連連擺手。
“對你來說,是順手,在我,可是幫了大忙了,這喜被可不就是看這兩隻鴛鴦嘛。”方氏硬是留下了饅頭。
河灘上,鴨群入了魚嘴口,快活自在,水草小魚小蝦豐盛。大白領頭,一個猛子便能撈著吃的,把嗉子撐得飽鼓鼓的,另外那十個大點的,也不示弱,都逮著了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