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城大學,於泰和看著前方的‘廣智聯合研發中心’的大樓,深吸了口氣後進入其中。
他今年剛考上了碩博連讀,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今年開學後,他就跟著老闆進入這個廣智聯合研發中心做研究。
為博士學位而奮鬥!
他今年已經本科畢業,雖然學業不錯,但他其實一開始是準備畢業後直接工作的,畢竟他的家庭條件很一般,父親只是普通的務工人員,母親在老家務農偶爾打一個零工。
同時他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他的弟弟以及妹妹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他父親一個人賺錢養家,承擔兄妹三人的上學費用壓力非常大,於泰和本來是考慮著畢業後就出去工作,賺一份工資好減輕家裡的壓力。
不過他老闆還是比較看重他,他的專業成績一直都是非常優秀,大三開始就開始參與一些小課題裡當牛馬了,所以他老闆為了挽留他,承諾帶著他進入聯合研發中心裡做研究,這樣可以拿不錯的補貼。
智雲科技和廣城大學搞的聯合研發中心,做的都是非常前沿的各類研究,他的老闆越是憑藉著不錯的學術能力,得以進入其中帶其中的一個專案組。
每次他老闆說起聯合研發中心的研究時,都是一臉的感嘆:這輩子就沒搞過這麼富餘的研究。
要錢有錢,要裝置有裝置,至於人手……學校裡一大堆學生呢。
進入聯合研發中心以來,他老闆都已經發了好幾篇重量級的論文了,學術成果比過去十年加起來都多。
而作為他老闆比較看重的學生,於泰和也是得以今年開學後,也進入聯合研發中心的專案組搞研究工作。
因為經費充足,同時也算是比較看重他,他老闆給他的待遇也很不錯,生活補貼每個月也有個兩三千塊,足以滿足他的日常生活所需,甚至還能攢下一些錢給弟弟寄過去當生活費。
因為他弟弟今年已經上大學了,而妹妹也在讀高二了。
於泰和是想著,自己出來工作,然後賺錢供自家弟弟和妹妹讀書……因為他的弟弟和妹妹比他學習成績好不少。
他弟弟在今年考上了985院校裡的安城大學下屬的通城分校,這個分校是去年剛成立的,實際上只有一個專業院系,那就是微電子學院,其中主打的是半導體制程工藝。
而這個通城分校,乃是安城大學和智雲微電子聯合搞的,目的非常簡單而純粹,那就是為了給智雲微電子輸送頂級的專業人才。
因為該分校的特殊性,只要考進去了,後續學業不拉跨的話,那基本就意味著畢業後就能夠進入智雲集團旗下的微電子工作。
那可是智雲集團呢!
國內最頂級,甚至可以說是世界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在全球那都是有著響噹噹的卓越聲譽的超級企業。
而智雲集團旗下的一些核心專案,如智慧終端,半導體設計,半導體制造,人工智慧這四大領域更是核心中的核心,能夠進入這些專案的研發中心,無一例外都是天之驕子。
同時這些研發中心也意味著巨大無比的才能施展平臺,只要你有想法,有能力,智雲集團有的是經費讓你折騰。
甚至可以換句話說,如果智雲集團都無法給你的專案提供充足的研發經費,那麼這世界上,好吧,說世界上這個詞有點誇張,但是至少國內是沒有什麼企業或單位能夠給你提供充足的經費了。
一句話,智雲不差錢,只要你能說服上頭的研發委員會的委員們,幾億甚至幾十個億那都是輕輕鬆鬆。
如果你的學術資歷足夠,同時能力頂級,又能拿出來讓人信服,讓集團總部的大佬,尤其是老闆徐申學信服,幾百億的研發經費甚至都有可能。
如梁松教授現在主導的22奈米工藝以及3D電晶體專案,那可是真的花錢如流水,研發以及生產線建設費用那可是好幾百億的。
這玩意,也不是單純的實驗室研發,除了實驗室研發外,更重要的還是實際的生產線投資,是屬於一種綜合性的超大型專案,最終投入規模是能夠達到好幾百億的。
各大晶圓廠之間的先進製程的研發競爭,那可是相當慘烈的,每一家都在投入海量的資源進行研發。
智雲科技也不例外!
除了半導體制造領域外,還有其他的眾多核心專案,其經費也非常充足,研發人員的薪資待遇也是屬於國內獨一檔的。
這一切,都吸引了無數的學霸們!
但是想要進入這種頂級的高科技企業,那也是相當困難的。
社招的話,智雲的人事部門幾乎每天都能接到海量的簡歷,但是能夠獲得面試機會的人比例極小。
有人統計過,在滿足基本學歷要求,比如本科學歷以上的話,其錄取比例大概是百分之零點三左右。
一千人投出去簡歷,只有三個人被最終錄取。
這說的可是滿足基本條件之後的一千人,並不包括大量學歷等硬性條件不行,盲投簡歷的的那些人。
實際上,如果學歷等一些硬性條件不過關的話,這些簡歷郵件就會被智雲科技內部研發的人事招聘系統直接過濾掉,根本不會出現在HR面前。
這說的還是理工科崗位,如果是文科崗位的話,這個比例還要更低一些!
因為智雲科技是屬於典型的高科技企業,對理工科,尤其是研發類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在部分人才緊缺的領域裡,也會適當降低一些要求,有時候211本科也有可能被招錄進去。